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是一所創辦於1942年的歷史悠久的學校,六十年來歷盡滄桑,跨越了兩個朝代,跨越了兩個世紀。歷史文明的沉澱,為學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歷任教育工作者的奮鬥,為學校積累了寶貴的財富。1980年,被定為越秀區重點學校;1990年,被定為廣州市小學整體改革聯絡點;1992年,被定為廣州市素質教育試點學校;1998年春,被命名為「廣州市一級學校」;1999年春,被命名為 「廣州市綠色學校」;2001年春,被命名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學校簡介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是一所創辦於1942年的歷史悠久的學校,六十年來歷盡滄桑,跨越了兩個朝代,跨越了兩個世紀。歷史文明的沉澱,為學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歷任教育工作者的奮鬥,為學校積累了寶貴的財富。區政府的教育投資,使該校不斷發展和變化。如今,該校已發展為兩個校區(東風校區、流花校 區),共占地6000多平方,建築面積12000多平方米的花園式學校。是一所可容納36個教學班、1800學生就讀的教學設備現代化的大型小學。學校配 有校園網、教學平台及媒體電教室、電腦室、語音室、多功能備課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配有音樂室、美術室、體育活動室、勞動室、生物園、自然實驗室等專用場 室,為教學第一線提供了物質條件。

歷史沿革

1976年,被定廣東省普教系統對外開放單位;

1980年,被定為越秀區重點學校;

1990年,被定為廣州市小學整體改革聯絡點;

1992年,被定為廣州市素質教育試點學校。

風雨的磨厲,一代代園丁的成長,改革的春風,給古老的校園送來生機。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 在各級教育領導機關的指導幫助下,學校與時代同步向前。

1998年春,被命名為「廣州市一級學校」;

1999年春,被命名為 「廣州市綠色學校」;

2000年春,被命名為「廣州市紅領巾示範學校」;

2001年春,被命名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2001年4月,被命名為「廣東省綠色學校[1]」;

2008年,與盤福路小學,雙井路小學合併成為越秀區內最大的一所小學。

師資力量

高素質的幹部、教師隊伍,是辦好一所學校的根本保證。全校教師職員學歷達標,大專以上學歷教師60人,占專任教師的75%,其中本科畢業14人,並有11位本科在讀生。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合理,學科結構合理,各學科均配備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任教。為 了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該校啟動了《青年教師培養工程》,促進青年教師走上成才之路。歲月的磨練,造就了我校這一支事業心強、業務水平高、師德高尚、樂於 奉獻、勇於開拓的幹部教師隊伍,既有省、市級的優秀教師,又有「身經百戰」的教學骨幹,更有一批批「越秀教壇新秀」脫穎而出,為東風西路小學的可持續發展預備了至關重要的條件。近五年來,該校幹部、教師在各類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51篇,獲區級以上獎勵的論文28篇。目前,我校幹部教師隊伍中有南粵優秀教師 (教壇新秀、優秀輔導員)4人,廣州市優秀教師7人,越秀教壇新秀18人,越秀區十佳青年1人,越秀區師德楷模1人。同時,該校歷年來為越秀區教育系統輸 送了2位副局長,8位校長,1位教研主任和3位教研員。

辦學特色

學得活,負擔輕,素質高。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經過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學得活、負擔 輕、素質高」的辦學特色,在教學活動中,堅持「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師生互動,由「教得活」,到「學得活」,從而達到「輕負高質」的目標,得到 廣大學生的歡迎和家長們的認可。在每年由區系統舉辦的教學水平測試中,我校的這一個辦學特色均經得起檢驗。「負擔輕」解放了孩子,使他們得到個性發展的空 間。生動的國防教育喚起孩子們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豐富的社會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實踐的機會。我校學生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經常應共青團、婦聯、少 工委、街道各級機關的邀請參與他們組織的各種公益活動、紀念活動或服務於社會的勞動。近年來各項課外活動競賽中,也顯露了我校學生的才華:方力、楊穗嘉、 賴碩華等3位是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賽銀牌獲得者,全荃、張業競等7位全國故事大王,還有一大批學生在全國性的作文、英語競賽和各項藝術科技競賽中獲 獎,繼王冠在全國航模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後,最近年僅七歲的黃曉繽又在全國「小發明」大賽中獲得銅獎。學校的文藝體育代表隊也在市和區的比賽中年年獲獎, 用榮譽和獎牌說明我校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該校的畢業生以「後勁足」而深得中學尤其是名牌中學的歡迎,經常收到中學送來的喜報。

教育科研是推動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我校「學得活、負擔輕、素質高」這辦學特色的重要保 障。尤其近年來,教育科研的東風吹活了小小的課堂,發揮我校青年教師多、學歷高、領悟快的優勢,使教育科研之花開遍校園。先後承擔了省級課題《小學生學習水平測試改革試驗》、《中小幼活動課程研究與試驗》的研究工作,並順利結題。《少先隊組織與活動社區化的探索》這個被定為區級課題的研究成果,為越秀區少先隊活動,為城市少先隊工作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各個科研專題也為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為學校的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教育科研拓寬了教師的視野,更新了觀念,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校本課程的實驗,又是我校教科研的重要一環,《學科活動課》及《兒童奧數》,已成為學校特色課程,在發展學生個性和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全面素質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學校科研室推出新的課題——《構建「協作、探究、發展」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作為現 階段學校教育科研的總課題,整合各方力量,開展多領域、多科目的研究。科研興教,學校更上新台階。現有的成績,是前進的新起點,明日的輝煌,將不舍地追 求,打造強校,是東風西路小學幾代人的信念,建設越秀教育強區,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校訓:活潑 友愛 奮發 向上。

視頻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 相關視頻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2016屆畢業生校園生活精彩瞬間
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2016屆畢業典禮——開場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