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於2005年9月,實行校、院兩級管理,2006年10月被評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目錄

基本簡介

廣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於2000年由廣州師範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原廣州大學和廣州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等高校合併組建而成的綜合性大學,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現有25個學院,66個本科專業,42個碩士點,2個博士點,擁有教育碩士和工程碩士兩個專業學位點,涵蓋理學、工學等9大學科門類。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市名牌專業11個,省市精品課程11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首屆高校教學名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學校辦學經費充裕,很好地滿足了本科人才培養的需求。2006年5月16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考察學校時感慨地說:「象廣州大學這樣得到市政府如此大的支持和投入,在全國高校中不多見。」

中心依託的建設單位為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院現有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及食品科學與工程3個本科專業,有機化學、化學工藝、課程與教學論(化學教育)3個碩士點,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工藝為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氫能與綠色催化實驗室為廣州市重點實驗室。

發展簡史

第一階段(2000年以前):基本建設階段。1958年成立的化學系是原廣州師範學院創建時的5個系之一,同時成立了化學實驗室。原廣州大學輕化繫於1986成立了化工實驗室。這一階段,通過了廣東省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的「條件合格評估」,主要完成了規範教學大綱、制定教學文件、制定實驗室管理制度、確定人員職責分工等基本工作。

第二階段(2000年-2005年):整合成長階段。2000年新的廣州大學組建之時,成立了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同時設立了實驗中心,中心下設化學基礎實驗室、化工與食品專業實驗室、環境科學實驗室等5個實驗室。其中化學基礎實驗室是由原廣州師範學院化學系及廣州教育學院化學系化學實驗室組建而成的,化工與食品專業實驗室是在原廣州大學輕化系的化工實驗室上組建而成的。尤其是從2003年以來,學校秉承「博學篤行、與時俱進」的優良傳統,以建設與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強校為總目標,提出了「教學立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服務榮校」的辦學理念和「重基礎、重實踐、重質量、嚴管理」的治教方略;建立了「領導重視教學、制度保障教學、經費優先教學、科研促進教學、輿論關注教學」的良好機制。同時學校提出了五大教學質量建設工程,即「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工程、實驗室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工程、基礎課教學質量建設工程、學風建設工程、實驗員教務員隊伍建設工程」,特別強調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學校實驗教學相關政策的指導下,本中心建立了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及食品科學與工程三個專業的實驗教學體系,實驗課程獨立設課,對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進行了立項、校內外專家論證等建設過程,更新了部分學生實驗儀器和裝備。第三階段(2005年至今):跨越式發展階段。2005年6月廣州大學經院系整合成立了化學化工學院,同年9月也成立了校、院兩級管理的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學校任命了中心主任,實現了主任負責制。中心在學校層面上統籌安排、調配、使用實驗教學資源和相關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2005年以來,伴隨着廣州大學整體搬入大學城,廣州市政府加大投入,使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實力明顯提升,標誌性成果不斷出現,如成功成為博士授予權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等。與此同時,中心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實現學校「培養知識面寬、基礎厚實、創新意識和適應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中心構建了以「一體化、三階段、三層次、同平台」為特點的實驗課程教學新體系,完成了以教師科研成果、工程應用項目轉化為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項目為重點的實驗內容建設任務,實現了在時間、空間、手段、內容及對象全方位開放的實驗運行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果。中心主任曾多次在學校教學會議上就實驗教學改革及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作經驗介紹,兄弟學院現場觀摩本中心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開設和實驗室開放管理,中心多次接待兄弟院校、企業、中小學師生的參觀,同時也是廣州市中學化學教師及小學自然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中心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室成功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2]授權成立廣東省高等學校唯一的食品安全師培訓中心,氫能與綠色催化實驗室成為廣州市重點實驗室。中心的實驗教學改革成果和中心的建設、運行、管理模式得到了省市主管領導和校內外兄弟單位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