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東省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廣東省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簡稱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之地,廣州不乏百年名校,但華南師大附小卻是其中最特別的一所,它承載着中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的歷史使命:研究普通教學[1]法以圖教育進步、規範教學以成普通學堂之模範,教學相長以資本校學生實習之基地。百年前附小秉持這樣的理念創辦,百年後附小仍始終恪盡職守、兼善他校,成為引領中國基礎教育[2]的標杆。

學校美好教育理念的刻石

百年職責

研普通教育之法 圖教育之進步。

百年初心 服務幼童矢志不渝。

師範為何獨立設置大學,而非併入綜合性大學?師範類高校為何都辦附屬學校?且大多辦得鼎鼎有名?

回溯1921年,廣州市政廳成立,教育局局長許崇清認為「都市之所以發展進步,端賴良好之市民,故就職數月,即銳志於市民教育之普及改革,而以培植師資為急務」。當時公安局在調查中發現廣州市「失學及受不完全教育之兒童,尚有五萬餘人」,小學教育資源匱乏的主要原因是教員十分緊缺,因此創建師範學校培養師資成為當務之急。

1921年,廣州市立師範學校創建,市教育局委任杜定友先生擔任校長,1922年,為便於師範生實習和教學研究,廣州市立師範學校決定設立附屬小學。初辦時僅3個班,約八十多位學生,任務一是預備本校師範生的實習,二是作為廣州市的試驗學校。在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連年混戰中,市師附小「數年一日,教者不倦於導訓,生徒無憂乎絕學,雖烽煙遍地,而弦誦在堂」。

1933年,廣州市立師範學校升格為勷勤大學師範學院,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出任師範學院院長,市師附小也改為勷勤大學附屬小學。勷師與北京高師南北相望,成為當時中國師範教育的「雙絕」。但國民政府認為師範教育不必獨立設置專門高等學府,全國大多數師範學院停辦併入大學,「教師缺乏」成為當時影響中國小學教育發展的瓶頸。

20世紀30年代初期廣東的政局穩定、經濟發展, 推動了廣東中小學教育的發展,加之海外華僑捐款辦學的熱潮出現,小學師資短缺的矛盾進一步凸顯。

林礪儒院長始終堅持師範學院的獨立辦學,他認為「一個國家要維持自己的生命不能沒有教員」,教員是「為國家發展生命」,他積極主張師範學校開辦附屬學校,認為「附屬學校有領導所在地方普通教育之使命。謀本地方普通教育之改良進步,而示之以模範。」林礪儒院長還認為師範的教育研究成果應實踐於附屬學校,附屬學校不止獨善本校還要兼善他校,地方學校參考借鑑而謀地方各中小學之改良。

華南師大附小校名榮譽牆

潛心教研 服務社會兢兢業業

小學教育目的是滋潤幼童的心田,附小的老師以水為德,建校百年來全體同仁始終把目光投射到社區,像水一樣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形狀來適應和服務社會,努力為中國的幼童教育探索教學方法、尋找解決方案、提供研究樣本。

1922年,附小創辦之初採用「單式教學」,只有一年級一個班的學生。但隨後發現不少孩子讀書晚、年齡偏大,又受到師資和班額限制,因此從1924年秋,除一年級一個班,二年級兩個班,三、四、五年級各一個班之外,還有一、二年級複式班1個,開始探索複式教學法。

1936年,附小搬至石榴崗,當時周圍全是農村,失學兒童多,農民也迫切需要掃盲教育,附小就將研究鄉村小學教育作為中心工作。為了縮短學制,嘗試開辦四年制小學實驗班,叫作「民族中心制實驗班」,「民族」為中華民族之意,教材內容縱向「由古及今」,橫向「自鄉土而及世界」,教法以當前事實為研究對象,教、學、做合一為基調。每周授課二十多節,其中國語6節、算術4節、公民社會4節、勞作自然4節、體育衛生4節、音樂美術3節,取消春假寒假,每年只放暑假四周。

當時,對於廣大的農家子弟乃至農村民眾來說,最迫切的需求是在最短時間內能掌握基本文化知識。針對年齡稍長的孩子需為家庭謀生計這一現狀,附小經探索開設一年制小學實驗班,在石榴崗附近的苔涌、土華招收9~15歲失學兒童,分為2個班,不同班級採用自編教材和商務印書館發行的《混合課本》,進行教學和對比研究。

針對當時農村存在大量文盲的現狀,附小主動服務社會,開設民眾學校,舉辦民眾夜學兒童班,漢字楷書、標準行書培訓班。

1937年勷勤大學教育學院遷往梧州,由於附小學生年齡尚幼,不像大學生可以隨校遷移,所以附小的老師堅守廣州教學,直至1938年廣州淪陷前夕被迫停辦,老師們才遷往梧州

從1938年開始,附小隨學院遷往內地,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後遷回廣州,遷校路線約2500公里。

1938年,原勷勤大學教育學院改為廣東省立教育學院,附小改稱廣東省立教育學院附屬小學。當時學院經費非常緊張,難以開辦實體的附屬小學,附小老師到達梧州後不久再遷至融縣,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老師們不顧顛沛流離的艱辛,秉承「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倘若此後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信念,在融樂鎮及東廓鄉中心國民基礎學校開設小學7個班開展教學,工資由教育學院支付,儘管存在語言、生活等諸多困難,但仍然為鄉村小學教育貢獻力量。

1939年9月,廣東省立教育學院遷乳源侯公渡,附小得以復辦,隨着學院更名為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附小也隨之更名為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附屬小學。1940年11月再次遷往連縣東陂下山坪。1941年1月國民黨製造「皖南事變」,在「統一軍令、政令」的口號下撤換大批高校校長,廣東省政府也準備撤換林礪儒,文理學院的中共地下黨組織成立「挽林委員會」,通過通電、宣言、印發傳單等方式表達對林礪儒院長的支持,但最終林礪儒院長還是被撤換,於1941年5月離校,同年學院遷往韶關曲江桂頭,附小停辦。1945年抗戰勝利後,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遷回廣州,但附小仍處於停辦狀態,直至1949年才得以復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0月,廣東省立文理學院改為廣東省文理學院,附小又一次更名為廣東省文理學院附屬小學。1951年10月,中南教育部以廣東省文理學院為主體,加入中山大學師範學院、私立華南聯合大學教育系組建華南師範學院,附小再次更名華南師範學院附屬小學,1952年院系大調整時,廣東省將中山大學附小、私立華南聯合大學附小和原華南師院附小合併組建新的華南師範學院附屬小學,附小得到進一步擴充。

1982年10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華南師範學院易名為華南師範大學,簡稱華南師大。附小同時改名為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名沿用至今。

1995年,華南師大附小晉升廣東省一級學校行列,是廣東省教育廳唯一一所省直屬小學,受廣東省教育廳和華南師範大學雙重領導,既是華南師範大學培養優秀中小學師資的重要實踐基地,也是開展基礎教育改革試驗的實驗基地,更是創辦高水平小學教育的重要窗口。

一個世紀,從市立師範學校附小,到勷勤大學附小、省文理學院附小,一直延續到今天的華南師大附小,薪火相傳,用耀眼的成績譜寫教育藍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