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川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川區(城區美景)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平川區位於甘肅省中部,白銀市境中部,東經104°24′-105°51′/北緯36°18′-37°00′之間。西瀕黃河,西南與靖遠縣相連,東鄰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東西長91.5千米,南北寬75千米,總面積2106平方千米。總人口21.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4萬人。全區轄4個街道、4個鎮、3個鄉:長征街道、電力路街道、紅會路街道、興平路街道、王家山鎮、水泉鎮、共和鎮、寶積鎮、黃嶠鄉、種田鄉、復興鄉。區政府駐興平路街道,西距白銀市區62千米。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由西北向東南呈一狹長地帶,階梯狀多台階地形。境內最高峰屈吳山南溝大頂海拔2858米,最低處水泉鎮野麻村紅麻灣海拔1347米,平均海拔1540米。西部旱平川與東部西格拉灘為盆地式緩坡平川。年均溫度10.5℃,年均降雨量180毫米,全年無霜期250天。白寶鐵路專線、劉白高速、國道109線穿境而過。景點有仰韶馬家窯文化、紅山古寺、屈吳春嶂、黃灣石刻、月河晚照、清朝王進寶將軍故墓[1]等。

歷史沿革

清朝初年,改靖虜衛為靖遠衛,今平川區轄境屬靖遠衛轄地。雍正八年〔1730年)改衛為縣,靖遠縣轄三灘、九塬、十五營保寨、四十八屯。水泉堡、陡城堡(今水泉鎮內)、打拉池堡(今共和鎮內)屬十五營堡寨之一。今種田、復興鄉境分別屬馬家寨、劉家寨等四寨管轄。同治十二年(1873),左宗棠奏設海城縣丞於打拉池,分會寧、靖遠、海原部分地方歸其管轄,亦稱打拉池分縣。

民國以後,今平川區轄境大部分地方歸靖遠縣,小水村歸會寧縣管轄。1926年,靖遠縣分東、南、西、北、中五區,今平川區轄境分屬南區(今寶積、共和、種田、復興)、北區(今水泉)。

1935年,靖遠全縣實行保甲制,共分四區、18聯保、84保、877甲。水泉鄉屬靖遠第一區第四聯保,陡城、水泉、黃灣分別為一、二、三保,共管37甲。共和鄉、寶積鄉為第一區第五聯保,分打拉池、周家地二保共30甲。紅會及磁窯為第一區第八聯保之一保。種田、復興為第二區第一聯保之一保。

1993年7月鄉鎮機構調整:撤銷寶積鎮,設立寶積路、電力路和紅會路3個街道;由水泉鄉析置設立王家山鎮。

1996年,平川區面積1943(一說2106)平方千米,人口17.8萬人。轄3街道1鎮5鄉:紅會路街道、寶積路街道、電力路街道、王家山鎮、寶積鄉、共和鄉、水泉鄉、種田鄉、復興鄉。區政府駐寶積鄉。

1997年4月,由共和鄉析置設立黃嶠鄉,由水泉鄉析置設立陡城鄉。至此,全區轄3個街道、1個鎮、7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區常住總人口186428人,其中,寶積路街道47311人,電力路街道10416人,紅會路街道22607人,王家山鎮16187人,水泉鄉11277人,陡城鄉20429人,寶積鄉12361人,共和鄉18478人,黃嶠鄉12165人,種田鄉8054人,復興鄉7143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平川區常住總人口192399人,其中,長征街道28604人,電力路街道20899人,紅會路街道12483人,興平路街道32662人,王家山鎮14400人,水泉鎮32918人,共和鎮16075人,寶積鄉14667人,黃嶠鄉10121人,種田鄉4970人,復興鄉4600人。

2014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4〕154號)批覆同意:撤銷寶積鄉,設立寶積鎮。

視頻

平川區 相關視頻

甘肅省縣區推介—白銀市平川區
《大美平川》平川區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