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大路街道

中文名 :山大路街道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山大路街道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東北部,是歷城區政府所在地。成立於2001年3月,西、南接濟南市歷下區,東鄰東風街道,北接洪家樓街道,是歷城區政府所在地。面積3.3平方公里,轄利農、甸柳、殷家小莊、區直東、區直西、建鑫、洪北、百花公園、閔子騫和山大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人口67135人(2010年)。

轄區內駐有山東大學、山東省法官培訓學院等5所學校,有春秋時期孔門72弟子之首的閔子騫衣冠冢。區域文化、科技資源豐富。閔子騫路和以閔子騫墓為中心的濟南孝文化博物館為山大路辦事處孕育了文化底蘊,保存了文化遺址,擴展了文化產業,更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傳播孝文化的載體,其實閔子騫絕不單單是孝順,這其中還包含了善良、寬容、仁愛和淡薄名利。[1]

目錄

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持續平穩向好。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3910.80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5.17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637.45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增加值2058.18億元,增長14.9%。全市地域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達到1145.1億元和266.1億元,分別增長39.3%、26.6%(注2)。全部稅收527.7億元,增長21.2%;稅收占生產總值比重13.5%,提高0.5個百分點。企業景氣指數平均136.8點,提高14.7個點。轉方式調結構成效顯著。服務業主導作用不斷增強。金融、信息服務、物流、會展、文化旅遊等行業收入增長均超過20%,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達到44.6%。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5.60:42.91:51.49調整為5.50:41.87:52.63。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42.6%,提高0.2個百分點。工業結構優化提升。年末高新技術產業企業511家,其中年工業總產值過億元企業207家,增加9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064.0億元,增長30.7%,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1.54%,提高2.03個百分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創新驅動作用增強。隨着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中國軟件名城試點、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等重大創新活動的開展,創新活力加速釋放。當年新下達科技計劃項目674項,獲省級以上科技獎勵225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9家,總數達到293家。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全年關停10家落後產能企業,關停並拆除了3條水泥立窯生產線。初步核算,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增長5.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低9個百分點。

"十一五"期間各級財政投入90.7億元,全面完成38個小城鎮的規劃建設任務,道路建設150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81萬平方米。完成農村46所鄉鎮衛生院和2366個村衛生室的改造建設。自來水入村率超過95.0%,4597個村莊通了瀝青(水泥)公路,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完成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6座,小型水庫123座。建成大中型沼氣工程445處,戶用沼氣池18.4萬戶,推廣農村太陽能熱水器7.4萬台。提升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61萬平方米。改造建設市級配送中心2個,縣級配送中心12個,鄉鎮級綜合超市54個,提升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14個,新建農產品批發市場7個,改造建設連鎖化標準化農家店4832個,培訓農家店店長6500人次。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01.1萬畝,增長0.9%;糧食總產289.4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實現連續8年豐收。蔬菜產量601.4萬噸,增長1.7%;畜牧業穩定增長,肉、蛋、奶產量分別增長1.2%、0.4%、3.5%;豬、牛、羊存欄分別增長1.1%、1%、2.8%;出欄量分別增長3.7%、3.3%、5.3%。水產品產量4.3萬噸,增長2.9%。造林綠化取得積極成果,完成造林面積19.3萬畝,其中:荒山造林8.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0.0%,提高1.1個百分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