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體巍峨(張澤新)

​​ 山體巍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山體巍峨》中國當代作家張澤新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山體巍峨

梵淨山老金頂海拔2494米,山體巍峨,集雄、奇、峻、秀於一體。古稱「月鏡山」,因山上岩石有神秘的「月鏡」現象而得名。據說,每當風清月白之夜,人們在老金頂隨便取一面石板,都可以照見自己清晰的影像。億萬年的風雨侵蝕,雕琢了老金頂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如「蘑菇石」「萬卷書」「老鷹岩」「將軍頭」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妙趣天成,將老金頂鍛造成一座奇石大觀園。「蘑菇石」是造物主舉世無雙的一座魔幻現實主義經典雕塑,為世界所獨有,它形似一本本經書堆疊而成,又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像一朵蘑菇上大下小,亭亭玉立於老金頂台地之上。據說這一天工巧匠就是當年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親手所造,不管風吹雷打,日曬雨淋,依然矗立在萬丈高山之間,看似搖搖欲墜,卻在風雨飄搖中歷10億年而不倒,成為山嶽景觀中少見的平衡石,被視為梵淨山獨特的標誌。如今它作為梵淨山的形象大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還走進了富麗堂皇的人民大會堂。「蘑菇石」出自四大名著《西遊記》,傳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過此地時,由于山高,馬腳被絆了一下,從馬背上掉下了幾疊經書,形成了梵淨山上的峰群,也就是現在的「萬卷書」。「老鷹石」是一方聳立在山巔的巨石,其形狀像一隻神情嚴視、展翅欲飛的天鷹,屹立于山巔,觀賞價值極高。

梵淨山的新金頂雖沒有老金頂海拔高,也是孤峰高聳,直刺雲天,上大下小,狀若飛天游龍,又似佛手二指禪,還像一個巨大的驚嘆號,更像人類的生命圖騰,堪稱「擎天一柱」。金刀峽位於新金頂正中處,深約90米,最狹窄處不足1米,僅能一人通過,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它是在古地質構造運動中,因大陸抬升,再經冰川融凍風化、侵蝕雕琢而成的大自然的奇偉傑作。新金頂上有兩座寺廟,一邊為釋迦殿,一邊為彌勒殿,中間由一石橋連接。傳說金頂本為一個整體,後來釋迦佛與彌勒佛同時看中金頂,都到這上面打坐修行,燃燈古佛看在眼中,便手執金刀,從峰頂一刀劈下,從此一峰分二頂,釋迦居左、彌勒居右。「玉柱雙峰出梵宮,法台誰復別雌雄。金刀劈處飛橋渡,饒舌溪聲吾道東。」清人徐誾的這首詩,正是對這一舉世無雙的獨特景象的絕佳描繪。

還有萬寶岩,別看它其貌不揚,卻堪稱梵淨山的地質編年史,展現着梵淨山滄海桑田的演變——萬寶岩就是當時從海底抬升起來的原石,由各種鵝卵石膠結而成,內含大量稀有金屬及玉石、貝殼、古生物化石,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炫目的光澤。由於梵淨山土壤豐厚,植被茂密,除山頂之外,極少有岩石出露,因此萬寶岩顯得格外突出而重要。

[1]

作者簡介

張澤新,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