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屏南縣城關福音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屏南縣城關福音堂位於風景秀麗的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這裡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五A級景區「白水洋」、「鴛鴦溪」等自然景觀。教堂原名屏南縣城關福音堂,創立於1991年,現今的教堂於2012年落成啟用,更名為「城東基督教堂」。

歷史沿革

屏南縣城關原來只有一座教堂,建於1991年,位於城西半山坡。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區擴大,人口增加,集中向城東發展。城關的基督徒也相應增加,一個教堂已無法滿足信徒的需要。1995年5月,7位熱心的弟兄姐妹看到多年來許多老弱病殘的信徒無人照顧關懷,家離教堂又遠,便發起愛心,送去溫暖,同時借用民房做臨時聚會。

1995年8月,縣三自會根據教會實際情況,向縣民宗局申請下式設立臨時聚會點。1997年得到宗教主管部門批准建立「農場二區教會」。教會建立後,信徒逐年增加,臨時聚會點很快就無法容納聚會的會友。看到這種情況,從馬來西亞回鄉投資興業的愛國僑胞江開府夫婦,懷着一果虔誠愛主的心,慷慨解囊3.5萬元人民幣,資持教會建堂。這一舉動大大激發眾信徒的建堂之心。大家群策群力,有的弟兄姐妹奉獻出自己多年捨不得花的積蓄,有的甚至奉獻出自己出嫁陪嫁的金首飾,共籌資15.5萬元購買一幢民宅改建為三層結構、總面積416.88平方米的教堂,同年正式將「農場二區教會」更名為「屏南城關福音堂」,以成為屏南之祝福為教會使命。

至此城關福音堂開始扮演全縣教會「總堂」的角色,每年配合縣三自會舉辦各種培訓班、進修會,推動教會事工;常年規律性的舉辦各種布道會、音樂會等,開展福傳工作。在積極推教會自身建設的同時,也熱心於各種社會公益事業,大力宏揚基督教「博愛救世,互善共舉」的精神,多次受到電視媒體的報道。

2002年,按照《屏南縣城建道路沿線規劃》和縣建設局《關於基督教城關福音堂遷建準備工作的函》的要求:福音堂堂屬於城區「三縱三橫」主幹道拓寬改造拆遷範圍,是近期縣城規劃建設項目之一,教堂必須遷建。然而從一個單間民宅聚會點到購買一座15.5萬元的民房改建為教堂已傾盡教會之力,現在又面臨一項更艱難的工程——拆遷改建。感謝主,弟兄姐妹以堅定的信心,相信這個挑戰是上主給予福音堂教會的機遇。

十年的建堂歷程中,屏南縣三自會給予堂會發展大力扶持、幫助,帶領眾信徒在困難面前不懼不退,鍥而不捨。集結全縣之力為新建教堂捐款,並四處奔走籌措資金。同年,愛國華僑馬來西亞衛理公會的陳朝強牧師,張秉鈞姐妹和其他鄉親,與許多海內外信徒,聽聞這個消息,紛紛解囊相助,2003年順利以66.5萬元買下原縣苗圃3600平方米的建設用地。

經過多年努力,如今這座具有現代功能、造型美觀,總投資達420多萬無,可容納1500多座位的新福音堂已於2012年落成啟用,並更名為「城東基督教堂」。該堂建築面積達2800多平方米,高51米,寬20米,長42米,是目前福建省閩東地區最大的一座教堂。這座教堂的建成不僅解決了屏南基督徒信仰生活的需要,更是見證了黨和政府對宗教工作的支持,也成為屏南城關一個亮麗的風景,每當遊客經屏寧二級公路來到屏南城區時,看到這坐巍峨雄偉的教堂,無不想前來踏足參觀。

教堂藝術

世界上的一些教堂之所以出名,除了其與基督教發展相當有淵源的歷史背景外,教堂內還有著名的繪畫雕刻、彩色玻璃等。既然說教會不等同於建築物,耗費精力建造教堂甚至用心良苦雕刻繪畫,還有必要嗎?這些教堂內作品用意何在? 2013年6月27日,從業於建築領域的金姊妹在上海鴻德堂[1]分享教堂建築藝術,從基督信仰與建築專業的角度,分析基督教有史以來教堂建築的形式在信仰上的體現。

因為本身的基督教信仰,她對教堂建築藝術也非常感興趣。她分析道:不僅教堂建築復活了很多原有的、世俗的建築形式,此外,教堂內的四壁,給藝術創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和巨大的載體。如歐洲教堂頂部及四壁畫滿了聖經內容的繪畫[2],教堂的石柱、柱頭、門口,能夠用來裝飾和宣揚教義的地方都被利用起來,用做藝術創作。所以教堂中的一些雕刻、彩色玻璃等元素、都是通過一些藝術手法,達到教化人心,傳播教義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式教堂典範——上海鴻德堂,個人圖書館,2019-10-19
  2. 教堂藝術講座:彩窗玻璃用意何在?,青島基督教網,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