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居斯塔夫·庫爾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1819年6月10日-1877年12月31日),出生於法國東部小鎮奧南是法國著名畫家。

是現實主義運動者。庫爾貝特反抗了當時的浪漫主義繪畫。[1]

他的父母分別是里吉斯(Regis)和西爾維(Sylvie)。祖父是法國1789年大革命的雅各賓黨人,父親是葡萄園主,後來做過地方行政長官,庫爾貝幼年就接受過革命思想影響。

29歲的庫爾貝到巴黎學習法律,後來竟成了自學成功的畫家。 [2]

年輕的庫爾貝特(Courbet)擺脫了所有財務上的煩惱,完全致力於自己的藝術。他通過複製迭戈·維拉茲克斯(DiegoVelázquez),何塞·德·里貝拉(Joséde Ribera)和其他17世紀西班牙畫家的照片而獲得了技術熟練。

1844年,當他25歲時,經過幾次失敗的嘗試,他的自畫像沙龍(1842-44年)上的庫柏貝與黑狗被沙龍所接受,沙龍是法國美術學院主辦的法國唯一的年度公共藝術展覽。在隨後的幾年中,三次沙龍評審團由於其非常規的風格和大膽的主題而拒絕了他的作品,但他仍然毫不畏懼,並繼續提交作品。

1846年,他開始遊覽比利時和荷蘭,他的冒險使他意識到刻畫每天發生的圖像的價值。他特別受到約翰尼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作品的啟發 和倫勃朗(Rembrandt),包括其他幾位荷蘭藝術家,他們在作品中展示了日常生活活動的圖像。

1840年代後期,他開始啟發年輕的藝術評論家和愛好者,特別是現實主義者和新浪漫主義者。

生平

庫爾貝幼年就接受過革命思想影響。他獨特風格致力於避開傳統藝術技巧,致力於展現自己的藝術風格。實際上,他的獨特風格成為立體派和印象派畫家的靈感來源。

1841年,29歲的庫爾貝被父親送他到巴黎念大學,要他學習法律,但他卻立志做一名畫家,在皇家美術學院和貝桑松美術學院學習。後來竟成了自學成功的畫家。

庫爾貝天生具有濃烈的藝術氣質,他的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很強,總是以俯視的高傲神態看待世界和人生,他十分關心社會,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巴黎公社時期曾任公社委員和藝術家協會主席,他的名字和所有巴黎公社的英雄並列。

在藝術中主張現實主義,他宣稱:「現實主義藝術就其本質來說是民主的藝術。」他所創造的藝術,是不加人工修飾再現他周圍的現實生活,如《石工》、《篩麥人》等。庫爾貝是一個天生性格直率的男子漢,那些學來的社會習氣絲毫掩蓋不住他那真正的陽剛氣概。他的一生命運多舛,不僅因為他爭強好勝,有虛榮心,主要是他對被壓迫者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所以他獻身於無產者革命事業,為這個理想,他可以犧牲一切。

19世紀中期,庫爾貝已經是位有世界聲譽的畫家,受到世界進步人士愛戴,拿破侖三世為收買他,授給他榮譽勛章,卻被他拒絕了,他說:「除了自由制度外,他從未從屬過任何其他制度」。他贏得人民給予的最大榮譽和愛戴。

早期成就

庫爾貝(Courbet)於1849年在沙龍取得了最初的成功,他的傑作是《奧爾南晚餐後》。這幅畫為他贏得了一枚金牌,這意味著他在1857年之前一直沒有獲得陪審團的批准。

庫爾貝的另一幅偉大畫作是他於1849年創作的《碎石者》。藝術評論家認為這是農民生活的典範。它描繪了一個畫家在路邊旅行中觀察到的場景。此外,他的作品並非特別取材於新古典主義或浪漫主義藝術流派。他自稱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這些畫作源於他的親身經歷。

最終,庫爾貝開始在他的作品中引入社會問題和意象,包括農民和農村資產階級。很快,他的作品以及其他藝術家的藝術主題(包括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和奧諾·多米耶(Honore Daumier))都被標記為現實主義。對於庫爾貝特來說,他認為現實主義更側重於對顏料的粗暴處理,並且應該表現出在日常情況下出現的現實性和粗糙性。

激動人心的藝術家

庫爾貝最激動人心的作品之一是藝術家工作室,它被包括波德萊爾(Baudelaire)和尤金·德拉克羅瓦(Eugene Delacroix)等幾位藝術家視為傑作。根據藝術家的說法,這部傑作展現了他的生活和周圍的世界。他解釋說,他所生活的社會有很多因素,包括財富,貧窮,痛苦和苦難。因此,這幅畫中包含了幾個人物,例如一個墳墓挖掘者,妓女和牧師等等。

現實主義的發展

1848年,的革命帶來了第二共和國和新的自由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在短暫的時間內極大地影響了藝術。沙龍的展覽不是在盧浮宮本身,而是在杜伊勒里宮的相鄰畫廊中。

1849年,庫爾貝(Courbet)於杜伊勒里宮展出,他的作品受到了廣泛的批評和公眾好評。庫爾貝轉而關注日常事件。他巨大的陰影畫布上紮實的人物組,例如The Artist's Studio(1855-55),引起了企業的強烈批評。

1860年代開始,他的作品便以一種更為感性和豐富多彩的方式盛行。

1870年巴黎美術家擁護他為國家藝術品保管委員會主席。

流亡與後世

巴黎公社失敗後,他被捕入獄。

1872年服刑後,儘管旺多姆專欄(Vendome Column)結束,也遇到了其他問題。刑期結束後的一年,總統帕特里斯·麥克馬洪決定重建專欄,重建費用由庫爾貝特支付。不幸的是,他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支付費用。

最後被迫流亡瑞士。並活躍於這片外國土地上的國家和地區展覽中。很快,他成為一所瑞士現實主義學校的校長,這所學校啟發了費迪南德·霍德勒(Ferdinand Hodler)和奧古斯特·鮑德·波維(Auguste Baud-Bovy)等眾多藝術家。

在庫爾貝特流亡的一生中,他創作出宏偉的藝術品,例如各種鱒魚畫作,這些畫據都像徵著自己的生活。除了繪畫,他還對雕塑著迷。實際上,他最出色的雕塑作品之一就是《查沃斯漁夫》,他於1860年代完成了這一創作。他將這尊雕塑捐贈給了Ornans。

1877年12月31日,庫爾貝(Courbet)死於瑞士的拉圖德佩爾茲(La Tour-de-Peilz)。終年58歲。

作品介紹

《因懼而瘋的自畫像》,這麼帥的庫爾貝,卻毫無偶像包袱的展示自己瘋癲一面,夠傲嬌吧。

庫爾貝就是這樣一個男人,他從不憚於自己的美顏,在那個時代,甚至在美術界和整個社會看來,他還完全荒廢著自己的美貌和才氣—他出身富裕,而且在皇家美術學院和貝桑松美術學院學習,可以說他是擁有非常深厚基本功的畫家。然而他既不贊同古典主義的陳腐,也不喜歡浪漫主義的幻想。他尖刻嘲諷稱古典主義為"裝腔作勢",稱浪漫主義為"無病呻吟",他倡導藝術的真實,主張師法自然,去華就實,表現自己親眼所見的人和事物。[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