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宿雲門寺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宿雲門寺閣》

作品名稱: 《宿雲門寺閣》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孫逖

《宿雲門寺閣》是唐代文學家孫逖夜宿在雲門寺時創作的一首五律。[1]

此詩以浪漫的筆調寫出詩人夜宿雲門寺的感受。首聯勾勒出雲門寺的一幅遠景,點出雲門寺的所在,並寫出其環境氛圍;頷聯寫詩人到達宿處後憑窗遠眺的景象;頸聯兩句,緊承"懸燈"和"卷幔",寫臥床環顧時所見;尾聯寫入夢後的情景。全詩章法嚴謹,從時間上看,依次敘述赴寺、入閣、睡下、入夢;從空間上看,先從遠處寫全景,再從閣內寫外景,最後寫閣內所見,由實境寫到虛境,全力襯托寺院的高古,結構上頗見匠心。

雲門寺是一個隱居之地。梁代處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棲隱過。從杜甫詩"若耶溪,雲門寺,吾獨何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來看,此寺是盛唐時期一個有名的隱居之地。盛唐文儒孫逖曾夜宿此寺,此詩即為詩人在旅途中夜宿寺閣有感而作,其具體作年未詳。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雲門寺坐落在東山腳下,山花在暮色中格外清幽。

懸燈見夕陽中千峰矗立,捲起簾幔想五湖的清秋。

古老壁畫上只剩鴻雁在,紗窗上點綴着星宿鬥牛。

懷疑地勢高峻天路已近,在夢中和白雲一起遨遊。

作品鑑賞

此詩一、二句以寫意的筆法,勾勒出雲門寺的一幅遠景。首句點出雲門寺的所在,次句寫出寺的環境氛圍。"香閣"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點。寺閣坐落在東山下,那兒地勢高,雲霧繚繞。時近傍晚,山花籠上了一層蒼茫的暮色,似在煙靄之中。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說其幽無比,超塵拔俗。一座幽靜的佛寺便在邈遠天際淡淡化出。兩句於寫景之中兼寓敘事:雲門寺尚在遠方,詩人此時還在投宿途中。

三、四句所寫,是到達宿處後憑窗遠眺的景象。這兩句對偶工穩,內蘊深厚,堪稱是篇中的警策。"懸燈"、"卷幔"正是入夜時初到宿處的情狀:點燃宿處油燈,捲起久垂的帷簾,觀賞起窗外的夜色。詩人借懸燈寫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寫出想象中所見浩淼的太湖。山與水對比,縱與橫映襯,意境極為優美。其實,在茫茫夜色中,縱然捲起窗簾或藉助於所懸之燈,也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這純屬想象之辭。詩人不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興遄飛,放筆天地,寫出如此壯美的詩句,顯示了詩人寬闊的胸懷。而且,這兩句詩並非泛泛的寫景抒情之筆。詩人以"懸燈"、"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與"夕"點出節令與時間,並以"千嶂"、"五湖"的高遠氣象表明所宿處的雲門山寺的勢派。

五、六兩句,緊承"懸燈"和"卷幔",寫臥床環顧時所見。可見這時詩人已經睡下,但一時還未成眠,便游目室內與窗外:牆上,因為年深日久,壁畫的大部分已經剝落,只見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閃爍的群星像是鑲嵌在窗戶上那樣臨近。畫壁黯淡,足見佛寺之古老,正與詩人此時睡意昏昏的狀態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閃爍,像是引誘着詩人進入夢鄉。兩句分別寫出雲門寺"高"與"古"的特色。

最後兩句寫入夢後的情景。終於,詩人墜入了沉沉的夢鄉:"更疑"句直承"紗窗"句,因有鬥牛臨窗的情景,才引出雲門寺地勢高峻、猶如與天相近的聯想,因而在夜間竟做起駕着白雲凌空遨遊的夢來。"疑"字用疑似的口氣將似有若無的境界說出,朦朧恍惚,真有夢境之感。

全詩八句,緊扣詩題,絲絲入扣,密合無間。詩人以時間為線索,依次敘述赴寺、入閣、睡下、入夢,寫足"宿"字。又以空間為序,先從遠處寫全景,再從閣內寫外景,最後寫閣內所見;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環環相銜,首尾圓合,寫盡雲門寺的"高"與"古"。藝術結構上頗見匠心,體現了詩人從"無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審美追求。

作者簡介

孫逖(696~761年),[2]博州武水(今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人。唐朝時期大臣,宋州司馬孫嘉之之子。

學窮百家,善於屬文。十五時,撰寫《土火爐賦》,得到宰相崔日用稱讚。考取進士,授山陰縣尉,遷秘書正字。開元十年(722年),通過制科考試,授左拾遺,遷起居舍人。開元二十一年,入為考功員外郎、集賢院修撰,得到吏部侍郎王邱和相國燕國公張說推崇。掌管選拔人才二年,提拔杜鴻漸、顏真卿、李華、蕭穎士、趙驊等人。隨同苗晉卿一起成為中書舍人、知制誥,充任河東道黜陟使。天寶三載,權判刑部侍郎,遷太子詹事。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去世,時年六十六歲。廣德二年,追贈尚書右僕射,諡號為文。有集三十卷。孫逖死後被皇帝追封為尚書右僕射,諡號文。不但如此,的三個弟弟們也都功成名就,三個兒子也都事業有成。[3]

視頻

觀永樂公主入番 唐 孫逖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