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

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區夜景)原圖鏈接來自 醫康傳媒 的圖片

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創建於1952年,座落在太湖之濱的陶都——丁蜀鎮,現已發展成為一所科室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學術水平較高,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2003年成為南通大學教學醫院,2014年成為江蘇大學教學醫院。

目錄

基本情況

醫院占地面積約45餘畝,醫療用房面積31176平方米,門診大樓總建築面積9048平方米,21層的病房大樓總建築面積17400平方米,車輛泊位250個。醫院信息化建設日趨完善,院區綠蔭濃郁、環境優美,為患者創造了優質、溫馨的就醫、診療和康復環境。

醫院現有職工702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34名,高級職稱100名,中級職稱200餘名,江蘇大學、南通大學兼職教授、講師10餘名。現有臨床和醫技科室30餘個,其中普外科為無錫市二級醫院特色專科,眼科、骨科、兒科為宜興市級重點專科,具有特色的有: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糖尿病專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甲乳外科、胃腸外科、神經外科、婦產科等。開放床位近470張,年門診量30萬餘人次,年出院病人14000餘人次,手術5000餘台次。

醫院擁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飛利浦64排128層螺旋CT 、GE0.35磁共振、DR攝影數字成像系統、鉬鈀乳腺X光攝片機、西門子AcusonSequoia512彩超、富士電子胃鏡、腸鏡、腹腔鏡、宮腔鏡、太空中央監護系統、層流淨化手術室等。

獲得榮譽

醫院先後榮獲無錫市十佳醫院、無錫市平安醫院、無錫市十佳醫療機構、宜興市文明單位和文明標兵單位、宜興市十佳醫院等光榮稱號。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

視頻

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 相關視頻

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電子病歷操作演示
宜興市人民醫院2019新春祝福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院歷史,道客巴巴,2014-03-05
  2. 鄭洪專欄:壽安醫院,南都網,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