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

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

作者:宋.蘇軾


原文

雨洗娟娟嫩葉光。風吹細細綠筠香。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清陰微過酒尊涼。人畫竹身肥擁腫。何用。先生落筆勝蕭郎。記得小軒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東牆。[1]

譯文

元豐五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飲釀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詞。

雨洗娟娟嫩葉光,風吹鈿細綠筠香。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清陰微過酒尊涼。

入畫竹身肥擁腫,何用?先生落筆勝蕭郎。記得小軒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東牆。

注釋

①當時蘇軾謫居黃州。

②蕭郎,指唐代畫家蕭悅,善畫竹,自居易曾稱讚他畫的竹「莖瘦節節竦」,「枝活葉葉動」。

賞析

《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寫出了竹在風中枝葉參差、搖曳不定的特點,表達作者追求清瘦靈魂,追求神韻;在人生態度上,作者處於人生低谷卻仍能夠曠達超脫、狂放自適

這是一首集句詞。詞的上闋集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涓涓淨,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詞的下闋集兩位詩人的詩句,一是白居易《畫竹歌並引》:「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節竦。」「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二是當朝曹希蘊詩。蘇東坡在《書曹希蘊詩》說:「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高,然時有巧語。嘗作《墨竹》詩云: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牆。此語甚工。」詩歌上闋寫景,描寫了雨後竹葉潤澤,風吹竹葉傳來陣陣清香的情形。「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清陰微過酒尊涼」句中「秀」字進一步照應上文暗寫了竹子在雨水的滋潤下的光澤;而「亂」字則照應了上文中的「風」的存在,寫出了風過竹葉、竹枝帶來的動態美,使畫面生動可感。下闋中竹之孤影給人以清癯感,很好地表達了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雖孤寂卻超脫的性情。

詞的上闋集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涓涓淨,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詞的下闋集兩位詩人的詩句,一是白居易《畫竹歌並引》:「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人畫竹身肥擁腫,蕭畫莖瘦節節竦。」「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二是當朝曹希蘊詩。蘇東坡在《書曹希蘊詩》說:「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高,然時有巧語。嘗作《墨竹》詩云: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牆。此語甚工。」[2]

作者簡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舉進士,復舉制科。治平中,入判登聞鼓院。熙寧中,上書反對王安石新法,遷通判杭州,徙知徐、湖等州。因作詩諷新法,被捕入御史獄,貶黃州團練副使、安置黃州。元祐初,授翰林學士,四年(1089),出知杭州。召入為翰林學士承旨,旋出知潁州,徙揚州。以兵部尚書召還,改禮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哲宗親政,出知定州。紹聖初,御史劾其譏諷先朝罪,貶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惠州,再貶昌化。徽宗即位後赦還,病死於常州。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內製》十卷、《外製》三卷及《和陶詩》四卷等。[3]

參考文獻

  1. 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詩詞名句網
  2. 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古文學網
  3. 蘇軾,國學大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