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

國家 英國

英語

ARCELORMITTAL ORBIT

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 (英語:ARCELORMITTAL ORBIT)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場館中的地標性建築。 [1]

簡介

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2012年倫敦奧運會場館中一地標性建築,由1500噸鋼鐵「扭曲」而成,就矗立在主體育場「倫敦碗」旁。

設計製造者

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原本並不在最初的奧林匹克公園規劃中,它是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為了尋找一個能吸引眼球、讓人們關注倫敦奧運會而發起的一場新地標競賽的產物(官方的說法是,獻給倫敦2012奧運會的公共藝術作品)。有意思的是,最終的優勝者是3名英國籍的印度人——設計師安尼什·卡普爾奧雅納(Arup)工程顧問公司的建築工程師塞西爾·巴爾蒙德,以及投資人、目前世界最大鋼鐵公司安賽樂米塔爾的老闆拉克希米·米塔爾

設計特點

對於大師們的合作成果,最直觀的描述就是一座高114.5米、由漆成耀眼的紅色鋼管組成的螺旋格構觀景塔。更藝術的說法是,它是一條從始至終由綿延不斷的鋼管組成的軌道(軌道塔也正因此而得名)。但英國人似乎更喜歡將這個龐然大物戲稱為「鋼鐵怪」、「水煙壺」,人們的審美觀點也許會兩極分化,但無論你如何評價軌道塔的美學效果,它都是鋼鐵建築工程創新的典範。

在324米高的埃菲爾鐵塔面前,軌道塔就像個侏儒。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高度,而是極具挑戰性的結構。它的獨特設計意味着施工開始後就沒可能進行中途調整。

軌道塔的另外一些亮點。比如用鑄鐵建成的埃菲爾鐵塔放在當今如果使用鋼材,重量將只有現在的1/3。另外,因為埃菲爾鐵塔有4條腿,塔身自底至頂都只能呈現常規形狀,而軌道塔卻有,3條不規則的「腿「,因此可以做到從任何角度看都不是統一的形狀。它是一座雕塑,是一種結構,同時也是一座建築。 軌道塔的形狀複雜到了看一會就令人頭疼的地步。總長約為9千米的鋼管——每根都是直管,而且尺寸都互不相同——通過1800個連接盤連在一起組成建築物主體的桁架。另外還有諸多單獨的鋼管,通過600個「星形」節點組成了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幾何形狀。

工程安裝

雖然這個龐然大物看起來是由無數根粗壯、延綿的鋼管組成,但鋼管是不可能連續不斷的。為了確保設計效果能夠變成現實——讓其整體效果具有流動性,每根長短不一、直徑在0.4~0.5米之間鋼管,要先在數字化三維軟件的幫助下,通過氧乙炔切割工具精確無誤地將兩端切削出合適的角度。然後,鋼管會被焊接到連接盤上,並用螺栓將其與相鄰的單元結構連接到一起(每個節點要用到約50個螺栓)。按照負責構件製造的沃爾森鋼鐵工廠工程經理傑德·胡爾默的說法,「沒有任何兩根鋼管的形狀是相同的。」而4米高的「星形」節點就更為精細複雜,因為它們是讓若干根鋼管交匯相連的關鍵。

這項工程的另一個驚人之處在於,整個施工現場只有3名工人。現場工作看似簡單,但其背後卻隱藏更為艱辛的勞動。所有建築構件都來自位於英國博爾頓的沃爾森鋼鐵工廠。而在此之前,安賽樂米塔爾公司位於盧森堡的工廠負責生產軌道塔所使用的全部鋼材——其中約65%是再生鋼,然後在其位於歐洲的其他工廠鍛造成鋼管。運抵沃爾森後,鋼管會在擺滿了計算機和激光設備的車間裡進行組裝——有了它們才能實現軌道塔各連接件僅有1~2毫米的公差。軌道塔對精確度的要求比常規項目要高得多。此外,沃爾森還負責組裝塔身底部的38組樓梯模塊和15組步道模塊,它們共同構成了從觀景台(整體吊裝)蜿蜒到地面的480米長的螺旋樓梯。

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安全問題是風對軌道塔的影響。儘管與之相鄰的奧林匹克體育場能夠提供一些遮擋,但軌道塔的上部還是會暴露在高空氣流的面前。當風速達到97千米/小時時,觀光電梯就會關閉。根據測算,由風造成的晃動的最大幅度在20~30毫米之間。不過晃動還不是考慮的重點——更嚴重的問題是風引起的振動,以及由此對遊客造成的不安全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軌道塔將掛上一個重達40噸、與鐘擺相仿的減擺器,以此來抵消塔身的振動。

參考來源

  1. 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 馬蜂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