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岳縣興隆鎮

安岳縣興隆鎮興隆鎮為地名,隸屬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安岳縣下轄鎮。坐落於中國檸檬之都、中國石刻之鄉的安岳縣境南部,位於安岳縣城區南部略偏東方向,風景秀麗的大成山腳下,距安岳縣城區29公里。幅員面積57.93平方千米,轄19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全鎮總人口22849人(2017)。鎮人民政府駐鎮興街103號。全鎮現有耕地面積約29683畝,退耕還林3000畝,其中蠶桑2600畝,森林覆蓋率約38%;主導產業以蠶桑、生豬等種養業為主;村、社、戶通公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人民安居樂業,文化體育生活豐富多彩。全鎮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紅苕,養殖生豬、鴨、雞、淡水魚等。[1]

興隆鎮為省、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明朝時於境內大成山腳下建幺店子,清朝發展成場,因生意興隆而得鎮名。大成山古寨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川安岳縣興隆中學原為安岳縣第8初級中學,1982年經省教委批准為高完中並更名,位於興隆鎮西1千米之南沖溝,風景秀麗,校風良好。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資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19號):撤銷共和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興隆鎮管轄,興隆鎮人民政府駐鎮興街99號。[2]

中文名稱 : 興隆鎮

外文名稱 : Xinglong town

別 名 : 幺店子、興隆場

行政區類別 : 鎮

所屬地區 :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

下轄地區 : 19個行政村,2個社區。

政府駐地 : 興隆鎮鎮興街103號

電話區號 : 028

郵政區碼 : 642362

地理位置 : 安岳縣南部

面 積 : 57.93平方千米

人 口  : 22849人(2017)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 大城山烈士園、興隆中學、大成山古寨。

機 場  : 成都雙流機場

火車站  : 資陽火車站

車牌代碼  : 川M

目錄

地理環境

興隆鎮位於安岳縣境南部,安岳縣城區南部略偏東方向,距安岳縣城區29公里。東與魚龍鄉為鄰,南與協和鄉(鎮)、天寶鄉接壤,西與清流鄉(鎮)、共和鄉相連,北與永清鎮為界。幅員面積57.93平方千米。境內地勢與周邊略高,處於沱江水系與涪江水系安岳縣境分水嶺帶上,屬川中丘陵地帶淺丘地貌,高點海拔485米,最低海拔327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無霜期280天,年平均氣溫為17.2℃,年總降雨量1100毫米,夏季雨熱同期,土壤類型複雜多樣,差異較大,土質呈微鹼性,適宜水稻、小麥和紅苕的種植。退耕還林220公頃,植被相當豐富,森林覆蓋率46%,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可利用總量1200萬立方米。[3]

自然資源

興隆鎮地處淺丘,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春雨少,全年無霜期320天,每年平均氣溫17.2℃,年總降雨量850—1140.5毫米,鎮域處在沱江、涪江兩江分水嶺上,有相當豐富的林木資源,土地肥沃,農產品出產品種多 。

建制沿革

  • 興隆鎮在明代稱幺店子。
  • 清道光時(公元1821-1850年),安岳縣設喜井鄉等10鄉,興隆場等36個場。
  • 清末,安岳縣設置城廂五路(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城中),新置坳店場(治今南薰鎮),屬同化鄉;新置橫廟場(治今橫廟鄉),屬喜井鄉。全縣設喜井鄉等10鄉38個場。 喜井鄉轄永清場、興隆場、陳家場、橫廟場共4個場,治為陳家場,今安岳縣協和鎮場鎮。
  • 民國初,興隆場屬喜井鄉。
  •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安岳縣廢喜井鄉等原10鄉名,全縣設43鄉、場、鎮。 [4] 改興隆場為興隆鄉。
  • 1950年,安岳縣設興隆鄉人民政府。
  • 1955-1957年,安岳縣先後調整為10區1鎮78鄉,並以區公所駐地定命區名。 [4] 興隆鄉屬興隆區。
  • 1958年,安岳縣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10個中心人民公社、34個人民公社和1個鎮。
 同年,撤销兴隆区建立兴隆中心人民公社;兴隆乡改兴隆人民公社,属兴隆中心人民公社。

  • 1961年,安岳縣設10區1鎮71個公社。 [4] 興隆中心人民公社復設興隆區,興隆公社屬興隆區。
  • 1962年,安岳縣增設解放、新建、鞏固、新民等19個公社,全縣設10區1鎮90個公社。 [4] 解放公社由協和公社析設,屬興隆區。
  • 1984年,安岳縣撤銷興隆公社復置興隆鄉;撤銷解放公社置解放鄉。興隆鄉、解放鄉屬興隆區。年底,全縣設10區5鎮88鄉。
  • 興隆區代管由公社復鄉的有魚龍鄉、共和鄉、清流鄉、天寶鄉、天林鄉、協和鄉、解放鄉(後更名左家坪鄉)、石板鄉、興隆鄉共9個鄉。
  • 1985年,安岳縣撤銷興隆鄉置興隆鎮, [5] 屬興隆區。年底,全縣設10區、5鎮、88鄉。
  • 1992年,安岳縣撤區並鎮。撤銷興隆區公所等全縣10個區、67個鄉鎮的建制。新建12個鎮,擴建20個鄉鎮(其中有8個鎮),保留6個鄉的建制,全縣共有38個鄉鎮改為縣直轄。興隆區代管的鄉鎮全部析出自建、合併或撤銷。原興隆鎮、左家坪鄉(曾名解放鄉,原鄉政府駐左坪村)行政區域合併置興隆鎮,縣直轄。
  • 199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岳縣新建20個鄉鎮的建制。安岳縣在原興隆區設工作委員會(簡稱興隆工委), 興隆鎮屬之。
  • 2001年,安岳縣撤消興隆工會,建立興隆管理委員會(簡稱興隆管委), 興隆鎮屬之。
  • 2003年,安岳縣設10個片區管理委員會22個鎮47個鄉, 其中興隆管委片區轄興隆鎮(含原左家坪鄉)、天林鎮、清流鄉、協和鄉(含原石板鄉)、天寶鄉、魚龍鄉、共和鄉共7個鄉鎮。
  • 2005年,安岳縣撤消興隆管委, [4] 置興隆鎮,縣直轄。興隆管區代管的鄉鎮均析出自建縣直轄鄉鎮。

興隆名人

泱泱大成山,悠悠清流水。二千五百多年來,養育了一大批世代勤勞勇敢、樸實憨厚的大成山人,擁有廉潔奉公、執政為民的墨客雅士,名臣將領:(宋)翰林院杜國光(今清流鎮);譚某兩位進士翰林(今魚龍鄉);(明)魚龍山學院著名詩人王縉紳(今魚龍鄉);(清)籌建紫陽寺工藝師唐一榜;(民國)川大航空系主任康代光;(民國)上校團長李元明;(民國)西南青年軍少將司令唐蓉川(今協和鎮);近現代中央農業部計劃司司長黃興超;重慶大學校長吳宗福(原天林鎮);內蒙古獨立師長劉劍秋(又名元弟,原天林鎮)、雲南法律專家唐夢詩(今清流鎮);四川省對外經濟合作貿易廳廳長謝開華(原天林鎮);資陽市人大副主任王登高(今清流鎮);安岳縣長羅志光;副縣長楊榮(原天林鎮)等等。

基礎建設

興隆鎮交通便利。G5013渝蓉高速(成安渝高速)公路建設貫穿9個行政村,29村民小組,里程10.58公里(含連接通道2.6公里),並在高速公路興隆境內大石坪建有大型服務區1個,七角寨進出口1個。安大路(安岳縣-文化鎮-興隆鎮-李家鎮-重慶市大足區)穿場鎮而過。興永路(興隆鎮-土地埡口-永隆鄉-永清鎮)、興天路(興隆鎮-天寶鄉-天林鎮)、興協路(興隆鎮至協和鎮)、興乾路(興隆鎮經魚龍鄉至乾龍鄉)、興清路(興隆鎮至清流鎮)等公路四通八達,形成縱相連、橫貫穿的交通網絡。實現村村通工程,村通水泥路近100公里,村民小組通公路里程達296公里。街道全面硬化、水系暢通。交通、通訊、電力基礎設施同步發展。

全鎮無線通訊網絡覆蓋率100%,程控電話39601門,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全國開通。綜合農貿市場3個,運輸客運站1個,自來水廠1座,鎮內有水庫4座,客運站1個。廣播轉播站11個,廣播網絡覆蓋率95%,通閉路電視7231戶。郵電局1個,郵電所2個,通郵覆蓋率95%。農村電網改造3256戶。

全鎮新建沼氣池110口。有小I型,小II型、微型水庫6座,(即三叉水庫、黃角壩水庫、五一水庫、龍橋水庫、觀音寺水庫、鴨兒石水庫),蓄水量147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000公頃,新建山坪塘48口,石河堰4處,蓄水池201口,泵站6處。紅層找水新打水井620口,自來水廠改造取水為龍橋水庫無污染水源,里程5.8公里,工程投資900萬元,改造後飲用水質量徹底改變,擴大用水戶到3210戶,增大用水量,日供水量1500餘方。場鎮規劃20年(2013—2033)達到8平方公里,以「一核、三環、三軸」打造場鎮新形象,以「一山、六寨、六庫」打造成休閒娛樂新天地。[4]

經濟概況

興隆鎮 2007 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1. 69 億元,比上年增長 8. 1%;工業產值 0. 19 億元,工業增加值 0. 146億元; 農業總產值 1. 26 億元;財政國家補助性收入 588. 7 萬元,農 民人均純收入 3651 元,人均增加 516 無,比上年人均增長 7.9%。

2014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5466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總產值16530萬元,第二產業工業總產值22762萬元,第三產業生產總值15370萬元,人均生產總值15083元/年。鎮財政收入(含上級補助收入)1385.35萬元,增幅4%。

興隆鎮是以農業生產、勞務輸出、畜牧業等為主的鄉鎮,2007年繼續深化農業五大基地建設,在農業增收中進一步凸現巨大的經濟效益。萬畝優質油菜基地、萬畝蔬菜基地、萬頭生豬基地、萬人勞務輸出基地、萬袋綠緣食用菌生產基地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007年興隆鎮生豬出欄 5.45 萬頭,山頭出欄 0.83 萬隻牛出欄 0.1 萬頭。全鎮種植優質小麥 6600 畝、優質水稻 15000畝、優質紅苕 5500 畝、優質玉米.7540畝、優良品種應用率達95%以上。 2006年全鎮勞務輸出10659人,經濟收入8000萬元,帶動了鎮域經濟快速發展。

興隆鎮工業企業主要是糧油加工、生豬屠宰加工、橡膠輪胎製品、頁岩磚加工、煙花爆竹加工、三新電子加工、食用菌生產加工等企業。普州橡膠輪胎製品廠、煙花爆竹加工生產廠、生豬屠宰加工場、頁岩加工磚等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4戶。

社會生活

興隆鎮內有市級高級中學1所名四川省安岳縣興隆中學。現有教職工180人,48個教學班,學生3746人,2007年高考本科硬上線526人。初中2所,安岳縣興隆鎮初級中學和安岳縣興隆鎮左家坪九義校。共37個教學班,學生1736人,教職工92人。小學2所,100個教學班,學生3669人,教職工133人。公辦幼兒園2所,私立民辦幼兒園13所,共有幼兒學生956人,幼兒教師33人.小學入學率為100%,畢業率為100%,初中入學率100%,畢業率100%,實現了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任務。

全鎮有網絡光纖電視轉播站1個,網絡覆蓋1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覆蓋率95%,閉路電視5000戶,入戶率達50.6%,並建有1個樂器隊,1個腰鼓隊,老齡協會常年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全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有醫務工作人員91人,有較好的醫務力量和先進設備,年均門診90000人次,年均住院2500人次;地名醫院1所,村級醫療站27個。養老院2所,有老人37人。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2007年按時足額發放優質金42萬元,救災救濟款2萬元,「五保」供養金15萬元,落實「安身」工程2戶,並對102戶150名城鎮居民發放低保金16萬元,做到應保盡保。同時探索建立失地失業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符合條件的失地農民納入了社會最低生活保障。結無技術的失地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幫助解決就業。

行政區劃

興隆鎮現轄大成村、劉坪村、小東村、學堂村、磨岩村、大紅村、金龍村、七角村、碑頂村、金庹村、老林村、左坪村、大石村、大驥村、萬古村、青梅村、石獅村、汪溝村、界橋村,老街社區、大成山社區 [6] 共19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興隆鎮人民政府駐鎮興街103號 [1] ,現有興隆、左家坪2個場鎮。

行政代碼

  • 512021115001 121 大成山社區
  • 512021115200 122 大成村
  • 512021115201 220 劉坪村
  • 512021115202 220 小東村
  • 512021115203 220 學堂村
  • 512021115204 220 磨岩村
  • 512021115205 220 大紅村
  • 512021115206 220 金龍村
  • 512021115207 220 七角村
  • 512021115208 220 碑頂村
  • 512021115209 220 金庹村
  • 512021115210 220 老林村
  • 512021115211 220 左坪村
  • 512021115212 220 大石村
  • 512021115213 220 大驥村
  • 512021115214 220 萬古村
  • 512021115215 220 青梅村
  • 512021115216 220 石獅村
  • 512021115217 220 汪溝村
  • 512021115218 220 界橋村

視頻

安岳縣興隆鎮風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