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孟子為何被尊為「亞聖」?他的思想學說主要是什麼?

孟子為何被尊為「亞聖」?他的思想學說主要是什麼?,中國文化故事。[1]

原圖鏈接亞聖孟子

目錄

故事內容 

孟子名軻,是戰國中期鄒(今山東鄒城。一說當時屬魯)人。孟子的先世是魯國公族「三桓」中的孟孫氏,到孟子時代,孟孫氏已經衰落下來。孟子幼年喪父,母親從事女織,家境比較貧寒。


孟子是在嚴格的家教中長大的。據《列女傳》和《韓詩外傳》,孟子年幼時,他家居住在墳地不遠處,孟子做遊戲時便學習埋葬死人,孟母唯恐對孟子影響不好,就搬了家。這回他們住在集市附近,可孟子又學商販叫賣,孟母便再次搬家。這次是搬到學校旁邊,孟子便從此學習禮儀,「設俎豆,揖讓進退」。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又傳,孟子小時候不愛讀書,貪玩好耍,孟母質問他,他卻說是去找丟失的東西。孟母很生氣,就用刀把正織着的布割斷,並趁機教育孟子說:「要你讀書,就是希望你成名。現在你不讀書而去玩耍,就像割裂織布機上的布一樣。學習不努力是不行的。」這就是「斷機教子」的故事。


孟子稍長,從學於子思的弟子。孟子通曉五經,尤其長於《詩》《書》《春秋》。他雖然沒有直接受業於子思,但卻屬於子思學派。他的思想與孔子子思一脈相承,以子思和孟子為代表,又形成了「思孟學派」。


作為孔子的崇拜者,孟子一生的出處進退也與孔子相似。經過青年時期的刻苦學習和鑽研,孟子在後來便開業授徒了。孟子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年以後,他懷着政治抱負遊歷各國,但終不見用。他的一生除中年以後的二十幾年遊歷各國外,主要從事教育事業。孟子的弟子雖不及孔門弟子的數量多,但僅就《孟子》一書所記,可考者也有十幾人,如公孫丑、萬章、樂正子、公都子、屋廬子、孟仲子等。


當時,學士們遊說諸侯的風氣盛行,為了宣傳儒家的學說,孟子學成後,也「以儒道游於諸侯」,企圖憑藉諸侯國君實現個人的政治抱負。據學者考察,孟子先後到過魏、齊、宋、魯、滕等國,但都「與所如者不合」,雖然他也每每受到諸侯國君的優遇,卻一直沒有受到重用。最後只得回到鄒地,與萬章等人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一書。


作為戰國時期的着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學大師。他繼承並發揮了孔子的學說,奠定了孔孟之道的基礎,對光大儒學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孟子的宣揚,戰國時的儒學才成為諸子之學中的「顯學」。正因如此,後世的學者十分推崇孟子,漢朝的學者把《孟子》一書視為輔翼經書的「傳」,並設立博士官進行研習;唐朝的韓愈提出道統說,他把孟子看成儒家道統的嫡傳;五代時期的後蜀主孟昶刊刻石經,《孟子》亦為其一;宋代以後,隨着理學的興起,學者們更多地談論心性等問題,由此出現了孟子地位的「升格運動」:北宋神宗時封孟子為鄒國公,與顏回曾子、子思一起配享孔廟;南宋的朱熹則把《孟子》一書列入「四書」,孟子的地位空前提高;元朝,元文宗加封孟子為鄒國亞聖公;明朝景泰年間與孔子同去臣爵,尊為亞聖孟子。這樣孟子成了孔子以後被後儒尊崇的又一位「聖人」。


孟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諸子並起、百家爭鳴的時代。當時與儒家對立的,以墨家和楊朱勢力最大,所以孟子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又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墨。」(《孟子·盡心下》)可見,當時的思想界,儒、墨、楊有三分鼎足之勢。孟子繼承孔子的衣缽,以孔子的保護者和儒家的衛道者自居,辟楊、墨,正人心,扞衛孔子之道。他對孔子思想作了系統的闡發,既有繼承,又有改造。


孔子的思想學說以「禮」為核心,為了論證和闡發自己「禮」的思想,他又較多地談到「仁」,用以解釋「禮」,或者把「仁」作為「禮」的最終目標。孔子的政治思想,即主要在於健全「禮治」,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統治秩序,他的以仁愛為中心的道德思想體系便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孔子以後,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完整體系的政治理論——「仁政」學說。孟子的這一思想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多方面,他提倡「王道」「仁政」,其出發點和目的在於「得天下」「王天下」。孟子以此學說遊說諸侯,但在那種特殊的時代,決定了他也與孔子那樣被譏為「迂遠而闊於事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子雖然不得意於諸侯,但他卻有堅定的信念,認定「聖人復起,不易吾言」(《孟子·滕文公下》),並以此着書立說,教授生徒。www.gs5000.cn


孟子「仁政」學說的綱領在於「制民之產」。要實現王道政治,必須有一定的物資基礎,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人民應當有一定的耕地和住宅,才能談得上安居樂業,才能談得上去遵守一定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社會才能有序。所以當政者應當把土地分給農民,使每家各有「私田」百畝,中間有百畝「公田」,由八家共耕,以使「耕者助而不稅」。為此,孟子不但重視農業,主張「不違農時」,「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而且主張「省刑罰,薄稅斂」,藏富於民,「取於民有制」。


為了實現「王道」「仁政」,孟子提出了爭取民心的主張。他說:「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而得民心,就應該與民同樂,因為「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從這個前提出發,孟子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的着名命題,認為國君「得乎丘民而為天子」,把人民提到了比社稷還高的地位。


尊賢重士也是孟子「仁政」的重要內容,他認為,國君要「王天下」,帶來政治上的益處,就必須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孟子·公孫丑上》)。孟子認為:「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土地辟,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孟子·告子下》)前代的聖王霸主取得天下,無一不是如此。


孟子還十分重視對人民施行教化,這也是其「仁政」學說的特點之一。在孟子看來,人民有了穩定的經濟生活,僅僅是「王道之始」,只有進而對人民施行教化,才能完成王道政治的實現。這與孔子「富而後教」的思想如出一轍。他推崇古代聖王的教化能力,一再談及應該「謹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孟子·膝文公上》)。他把庠序之教與政治、經濟並提,有時甚至提到政令之上,把教育看成施行王道政治的根本途徑。


在世界觀上,孟子也是孔子「天命」論的繼承者。孟子說:「《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孟子·梁惠王下》)他還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萬章上》)他認為人應「思誠」,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人做到了至誠,就能感動上天。


「孟子道性善」,他認為人的道德品質如仁、義、禮、智等乃是人性固有的,與生俱來的;否認了告子「性無善無不善」,「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說法。孟子的這種性善論歸根到底是以其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為基礎的。為了按照「天命」行事,首先必須知道「天命」,為此,孟子又提出了一套盡心、知性、知天等原則。「盡心」就是要儘量擴充、發展仁、義、禮、智等固有的「善端」,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把握、體認人的本性;能完整地認識人的本性,就能夠知道「天」了。這種唯心主義世界觀的不斷擴充、膨脹,終於達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的地步。孟子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和人性論溯源於天,歸本於人,這也是他的「王道」「仁政」學說的理論根據。

視頻 

亞聖——孟子故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