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子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子座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子座(stroma)是容納子實體的褥座,是從營養階段到繁殖階段的一種過渡的菌絲組織體。子座形成後,常在其上或其內產生子實體。子實體是真菌(多是高等真菌)在生殖時期,形成一定形狀和結構,能產生孢子的菌絲體結構,如靈芝。其形狀通常為墊狀、柱狀、棒狀、頭狀等。

形態特徵

子座是容納子實體的褥座,是由疏絲組織和擬薄壁組織構成的。

子座具有外生或內生孢子的一團緊密的菌絲體,有的還包括寄主組織。子座的形狀不一,其形狀通常為墊狀、柱狀、棒狀、頭狀等。如冬蟲夏草的子座呈棒形,而麥角的子座呈球形。 [4]可由菌絲單獨形成,也可由菌絲和寄主組織共同形成。子座形成後,在其內部或上部形成子實體。常見的子座如子囊菌綱中的竹黃、冬蟲夏草等。

子座形成後,通常在上面產生子實體,子座是真菌從營養階段到繁殖階段的一種過渡形式。當菌核萌發時,首先形成子座,在子座內着生許多子實體,常為子囊殼,其內產生許多子囊,子囊內產生一定數目的子囊孢子。

主要作用

子座是某些高等真菌的子實體下面或周圍菌絲組成的緊密組織。也就是說,子座是容納子實體的褥座。常從菌核上發生,是真菌從營養階段到繁殖階段的一種過渡形式。

代表物種

子囊菌綱及半知菌綱菌類大多有這類構造

冬蟲夏草

來源: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和幼蟲屍體的乾燥複合體。

性狀:本品由蟲體與從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0.3-0.8cm;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有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細長圓柱形,長4-7cm,直徑約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

主要成分:含麥角甾醇類、D-甘露醇、蟲草酸、多糖醇、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多種核苷等成分。

靈芝

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 Leyss. ex Fr. )Karst.或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的乾燥子實體。

多生於櫟樹及其他闊葉樹的腐木上,全國大部分省區有分布,現多為人工栽培。

性狀:

赤芝: 外形呈傘狀,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直徑10-18cm,厚1-2cm。皮殼堅硬,黃褐色至紅褐色,有光澤,具環狀棱紋和輻射狀皺紋,邊緣薄而平截,常稍內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圓柱形,側生,少偏生,長7-15cm, 直徑1-3.5cm,紅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細小,黃褐色。氣微香,味。

紫芝:皮殼紫黑色,有漆樣光澤。菌肉銹褐色。菌柄長17-23cm。

栽培品:子實體較粗壯、肥厚,直徑12-22cm,厚1.5-4cm。皮殼外常被有大量粉塵樣的黃褐色孢子。

竹黃

形態特徵:竹黃子座呈不規則瘤狀,初時白色,後變成粉紅色,早期表面平滑,後龜裂,肉質,漸變為木栓質,大小為1.5-4cm×1-2.5cm。子囊殼近球形,完全埋生於子座外層組織內,直徑480-580μm;子囊長圓柱形,280-340μm×22-35μm,內含6個子囊孢子,成單行排列;子囊孢子為長方形至紡錘狀,兩端多數尖銳,有縱橫隔膜,42-92μm×13-35μm,透明無色或近無色,成堆時呈柿黃色。分生孢子形成於同一子座內層,分生孢子梗短,頂生的分生孢子極似子囊孢子,但較大。

原為野生,於每年清明前採下曬乾。竹黃在我國的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均有分布。現有人工栽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