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興飛瀑步道
![]() |
太興飛瀑步道 基本資料
所在縣市: 嘉義縣梅山鄉
里程: 單程1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必須折返
海拔高度: 458~596公尺
高度落差: 138公尺
路面狀況: 水泥路、木棧道、石階
所需時間: 1 小時 (往返)
![]() |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山系: 阿里山山脈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基點: 無[1]
景點介紹
這條通往阿葉溪瀑布的步道,昔日稱為「阿葉溪步道」,經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新修築之後, 在2018 年9 月重新開放。
從步道西側一端進入,沿木棧階梯而下,耳際傳來潺潺的水聲,不一會兒即抵達一處觀瀑平臺。其上擺設的原木桌椅,不僅提供日常休憩,也是舉辦茶席的理想地點。
隨著沿溪谷而建的木棧道繼續往前,穿過茶園和溪畔林蔭,有一座涼亭可供歇息。一旁跨越溪流的石橋上,可觀察岩盤的節理和水流方向。越過石橋之後,為第二段木棧階梯步道,沿途即可觀賞到第三層瀑布。大型的飛瀑平臺,可讓您盡情徜徉,觀賞太興飛瀑之美。
阿葉溪瀑布共有3 層,高度在10 至20 公尺之間。裸露的岩盤上,有多條因溪水侵蝕而成的渠道。當溪流從岩盤頂端,順渠道分流而下, 即形成一條條如白鍊的水瀑,連同攀附在岩石上的綠苔植物,展現出動人的景致,被讚譽為「臺版九寨溝珍珠灘」。
觀賞過飛瀑美景之後,沿步道繼續往下,抵達與步道相接的產業道路,再循產業道路步行一小段,即可看到瑞興吊橋,橋上風光亦相當優美。對岸農興宮旁刻有「石磨天下穀」文字的石頭,以及一座石磨, 其典故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間,也展現出本區悠久的歷史人文。[2]
交通方式
開車
【太興飛瀑步道停車場】
國道3號下梅山交流道→台3線→162甲線→太平→嘉154縣道→太興山莊→嘉154-1縣道→太興飛瀑步道停車場(嘉154-1縣道2.2K處)。
由停車場左側產道下行300公尺,即可抵達太興飛瀑步道入口。
大眾運輸
【太興飛瀑步道停車場】
嘉義縣公車7315:自嘉義火車站搭乘,於「橫山」站下車。(每日來回二班次)
依巧雲小棧指標進入,通過巧雲小棧庭院繼續直行至叉路見到土地公像取左叉,即可達步道口。
路線地圖
出發點: 太興飛瀑步道停車場
路線:
太興飛瀑步道停車場→(0.3K, 5分鐘)→太興飛瀑步道入口→第一層瀑布→茶埕廣場→觀瀑平台(第二層瀑布)→(0.5K, 20分鐘)→飛瀑平台(第三層瀑布)→(0.2K, 5分鐘)→瑞興吊橋→原路折返→(1K, 30分鐘)→太興飛瀑步道停車場
備註:
1.停車場及步道沿途無公廁,至終點瑞興吊橋對面的農興宮才有公廁。
2.雨後飛瀑更壯觀。[3]
人文生態
太興飛瀑步道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沿阿葉溪流域西側新闢的景點,2018年九月完工開放,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十八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土木類特優」肯定。每年8、9、10月,是黃頭鷺遷徙的時節,成群結隊飛越生毛樹溪上方山谷,壯觀的場景,令人驚嘆不已。
瑞興吊橋與百年古磨坊
瑞興吊橋位於生毛樹溪上方,又稱「瑞興情人吊橋」,是太興村的景點之一,生毛樹溪是太興村的母親河,孕育國寶級鯝魚,經過多年護溪禁捕後,魚類繁生。吊橋旁有座清代所遺留下來百年石臼,已有160多年歷史,為古董級的農具,列為二級古蹟。
太興村
昔日稱為「苓仔寮」或「梨園寮」,據聞當初有數名外地人,到此砍伐樹木製造犁具,因而蓋了草寮而居,故得其名。阿里山森林鐵路行經此地,設有梨園寮車站。現以種植高山茶葉為大宗,其太興金萱茶品種最為著名。
相逢瀑布步道
由太興村通至太平村,沿途可觀賞萬坪石、壺穴,馬口魚在水裡悠遊,以及有觀景平台、相逢吊橋等設施,吊橋上提有《王勃‧滕王閣序》一文的名言「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以及韋莊唐詩「才見早春鶯出谷,已驚新夏燕巢梁。相逢只賴如澠酒,一曲狂歌入醉鄉。」可順遊巧雲小棧餐廳,唐式建築風格,宏偉莊嚴、古典雅緻,立有許多石雕神像,雕工精美,廣場前視野遼闊,遠眺群山,俯瞰翠綠茶園,可在此賞景休憩。
動物
黃頭鷺、藍腹鷴、五色鳥、竹雞、紫斑蝶、青斑蝶、大鳳蝶、樺斑蝶、螢火蟲等。
植物
地形地貌
地質年代為上新世,由頁岩夾薄層砂岩的錦水頁岩。
特色
茶園、峽谷、瀑布、峭壁等景色,有「台版九寨溝珍珠灘」之美名。
視頻
2022 0915 梅山太興飛瀑步道行 (4K)
嘉義梅山一日遊~太興飛瀑步道被譽為「台版九寨溝珍珠灘」
【步道漫遊】瑞興吊橋與太興飛瀑步道|能輕鬆抵達的台版九寨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