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位於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大通鎮勝利街156號。

1872年,西班牙人在此創辦天主教會。現存的天主教堂鐘樓竣工於1936年,是一座羅馬式的建築,由西班牙人、蕪湖洋碼頭總堂的神父紀納德負責建造。鐘樓坐東朝西,俯瞰長江和大通鎮城區,整體呈四方立柱形,青灰磚、料石壘砌,邊長約為5米,高度約19米,分上、中、下三層,高大的束柱、半圓形拱券門、堅固的牆體。從牆面殘存的痕跡判斷,當時連接鐘樓東牆應有其他房屋建築。

建築風格

基督宗教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堂建築[1],在人類建築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這種教堂建築隨着基督宗教的歷史演進而不斷改變、更新,從而體現出不同的建築藝術風格。大體而言,教堂建築經歷了從最初的「地下教堂」和「宅第教堂」到「巴西里卡式」、「羅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斯拉夫式」、「文藝復興式」、「宗教改革式」、「巴羅克式」、「羅可可式」,以及「新哥特式」[2]等現代風格的發展。

文物保護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文物本體10米範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四周30米。

視頻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 相關視頻

被視為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
中國中原地區某山村驚現哥特式天主大教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