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海揚波作和聲(冷清安)

大海揚波作和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大海揚波作和聲》中國當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大海揚波作和聲

2014 年冬天,我剛到廣東陽江參加深茂鐵路的建設時,結識了廣東著名的收藏家陳榮先生。他陪同我第一次到海陵島去參觀南海一號。他操着濃濃的廣東話為我做導遊,除了增加一些神秘感外,其它別無所獲。如今四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我先後六次踏上海陵島的土地,梳理着每次海陵島之行,南海一號博物館是必選。每次離開那裡,總有想寫點東西的衝動,但始終沒有成文。究其原因,每次到南海一號,都有新的體驗,說不出是印象更深,還是越發對那段歷史心生敬畏。總之,落筆是慎重的。

2018年的春節,我被安排在工地值守。我再一次走近南海一號。清晨,我們驅車從陽西縣城出發,幾十公里的車程,很快就到了海陵島。冬日的粵西麗日瞹陽,海風拂面,加之新春臨近,心境開朗。妻子和女兒從北方草原來到廣東陪我過春節。海陵島是節日期間出遊的首選,一路上我自然成了業餘導遊。

南海一號博物館,位于海陵島十里銀灘風景區西面,背山面海,風光宜人。是一家以"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保護、開發與研究為主題,展示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為特色的專題博物館。其船上文物價值連城,國家一級文物之多為世界罕見。博物館創意緊扣海的主題,而且功能、結構、形式、文化內涵高度統一。由五個不規則的大小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外形猶如古船的龍骨,整體既似起伏的海浪,又如展翅的海鷗。

"南海一號"宋代沉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里的海區意外發現。南海一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的木質古沉船,沉沒於廣東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里處,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隻。1987年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初步推算,"南海一號"古船是尖頭船,整艘商船長30.4 米、寬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約4米,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專家從船頭位置推測,當時這艘古船是從中國駛出,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船體的木質仍堅硬如新。這艘沉船的出現對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研究以及木質文物長久保存的科學規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標本。同時,它也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提供重要史料。陳榮老師談起南海一號如數家珍。四年前,陳榮老師陪同我參觀南海一號的情景浮現在眼前。

南海一號的主題展,就是沉船上的瓷器。我們來到存有大量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葵口碟的陳列櫃前,透過玻璃,清晰可見,滿目的瓷器,目不暇接。菊瓣形口,呈葵花瓣形的瓷器格外讓人關注。我們停下了腳步,仔細觀察。其實,對這件寶貝,我曾請教過專家。這是一件漆器釉色的蓋碗。碗呈菊瓣式,圓口,深弧腹,圈足外撇。蓋為覆碗式,菊瓣形口,蓋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紐。碗內外通施仿朱漆釉,色質逼真。 同行的幾位,除了家人就是幾位年輕人,他們隨着我一邊觀賞,一邊問這問那,其中的一位小伙定是有涉於瓷器方面的知識,他的提問與眾不同。孩子們紛紛在瓷器前留影。我們繼續向前,展櫃中的瓷器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奪人眼球。青白釉,釉色晶瑩。這是一件龍泉窯青釉刻花菊瓣碟。菊瓣口,內壁刻劃菊瓣紋,猶如"出筋",盤心刻一團菊花。施青釉,釉厚而瑩潤,釉層厚實,仿如盤中盛水。鎏金虬龍紋環,虬龍,盤曲的龍,古代傳說中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該環兩頭飾虬龍頭,可見龍眼、龍鬚、龍角一對,兩龍頭對接處留出空隙,圓環截面有圓柱狀凸出物,龍身由三條陰刻線分成五段,五段有兩條平行陰刻線連接。龍身飾珍珠地紋,平行線兩側為山形和水形紋飾。

欣賞着件件瓷器,我們來到陳列館的出口,這裡有關於從古船里打撈出的文物介紹。這些文物以瓷器為主,浙江龍泉、福建德化、閩清義窯、江西景德鎮等南宋幾大著名窯系的外銷瓷器,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絕大多數文物完好無損,遠非陸地出土的同類瓷器所能比。依其數量和價值計算,將是全廣東省博物館藏文物的總和還要多。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兩個多小時,同行的一位小朋友提出要去沙灘上玩。這時,我才感覺到有些不盡人情,沒有考慮小朋友的興趣,我們這些大人太自私了。於是,我讓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先行離開了展館。

在陽江工作了四年多的時間,對陽江的本土文化,多少有了一些了解。海陵島南海一號展館,展出的既有新石器時期的石制工具,戰國時期的青銅器,東漢時期的彩陶馬頭、銅鼓等,也有唐代素三彩小杯、清代銀質飾物等,種種文物再現了古代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體現了他們的藝術情趣和審美情操,反映了古代先民的聰明睿智。

女兒要在海上絲綢之路廳前留影,我按下快門,留下女兒在南海的一瞬。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展區,它用文字、圖片、雕刻等展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發展以及相關的經濟、政治制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在這裡,我們仿佛能感受到先人們駕駛着古船,在海上絲綢之路上,乘風破浪,把中華文明傳到世界各地的偉大壯舉,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們走出了展廳,回眸展館那雄偉的氣勢,讓人心潮起伏。"南海一號"是在"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貴文化遺產,她所載文物反映了我國宋代的社會生產、生活、文化藝術與先進科學技術,為"海上絲綢之路學"研究古代造船技術、航海技術及研究我國古代的"來樣加工"等提供了極好素材,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對外貿易史等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成為世界考古界和探險界關注的焦點。

記下南海一號的參觀歷程,總算是對自已南海之行印跡的補白。但對南海一號的心路卻是久遠的,我會將她銘記在心,任憑風浪,蕩漾情懷,博大胸襟,走向彼岸。 [1]

作者簡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於貴州省石阡縣。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