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佳何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佳何鎮

中文名 : 大佳何鎮

所屬地區:

大佳何鎮,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位於寧海縣東北部,以駐地大佳何村為名。東界象山縣,東南與力洋鎮相接,南與橋頭胡街道毗鄰,西北瀕黃墩港,與強蛟鎮隔海相望。總面積75.6平方千米(2017年),陸地面積64.8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0.82平方千米。 15784人(2017年),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何西路6號。

方孝孺故里。浙江省綠色水產品基地、對蝦之鄉。[1]

歷史沿革

轄區解放前屬孝孺鄉,1951年建民主、石門、和平、柴溪四鄉;1956年四鄉合併稱民主鄉。1958年併入黃墩人民公社。1961年從黃墩人民公社分出,以原民主、石門、和平三小鄉及柴溪鄉之部分區域建民主公社(原屬柴溪鄉之柴溪等村於同年劃屬象山縣)。1981年因重名,改稱大佳何公社;1983年改大佳何鄉。1996年撤鄉設鎮。

地理環境

大佳何鎮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除西部沿黃墩港較為平坦外,東南北三面均屬丘陵地帶和山區,系茶山山勢延伸部分,群山層巒疊嶂。最高峰為東部東搬山,海拔810.8米,其餘如筆岩尖、分水崗等海拔亦在600米以上。發源於東搬山之石門溪,自東向西穿越全境,流入黃墩港。全鎮村落及耕地大多分布於該溪兩岸及西北沿海一線。沿海平坦地帶,為糧食主要產區,山區以經營林業為主。較大水利設施有漲坑、斧頭岩二水庫。

風景名勝

大佳何鎮境內桃花溪畔溪上方,原為明方孝孺(正學)故里,方罹禍滅族,村莊被毀,現與溪下王聯片。當地有為紀念方孝孺而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之幼儀書塾,遺址尚存。方正學先生故里碑,原立於桃花溪畔,正中題"明儒方正學先生故里",左刻"光緒辛卯夏台州知府陳璚重敬書",右刻"浙江提督學院潘衍桐、寧海知縣王瑞成同敬立",碑額題"景行維賢",額左刻"為明儒方正學先生故里題",右刻"後學潘衍桐敬書"。石碑於1956年被毀。

視頻

大佳何鎮民主村第四屆中秋晚會-中國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