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城南春會》是北宋名臣、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蔡襄的作品之一。

天聖九年(1031年),蔡襄登進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軍事判官,在職四年。後歷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等職。慶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富弼、韓琦、杜衍同時執政,歐陽修、王素、余靖同為諫官,蔡襄作詩稱賀,受歐陽修等三人舉薦,被宋仁宗任命為「知諫院」。他遇事從不迴避,奏疏忠誠懇切,大都關係天下利弊、一時緩急。蔡襄認為國家安危取決於人事,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別邪正。由於有蔡襄這樣的人直言敢諫,那些權貴心懷畏懼,多有收斂。

城南春會

目錄

作者生平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興化軍仙遊縣唐安鄉連江里青澤亭境蔡坑(今福建省仙遊縣楓亭鎮九社村蔡坑自然村)人。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1]、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等職,在朝為諫官時,以直言著稱。後數度外出,歷知泉州、福州、開封府事。宋英宗即位後正授三司使,再以端明殿學士出知杭州。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贈少師,諡號「忠惠」。

歷史評價

歐陽修:①襄於朋友重信義,聞其喪,則不御酒肉,為位而哭。……工於書,人得其字,以為珎藏,仁宗尤稱愛之。 (《端明殿學士蔡公墓志銘》)②誰謂閩遠,而多奇產。產非物寶,惟士之賢。嶷嶷蔡公,其人傑然。奮躬當朝,讜言正色。出入左右,彌縫補益(一作闕)。間歸干閩,有政在人。食不畏蠱,喪不憂貧。疾者有醫,學者有師。問誰使然,孰不公思。有高其墳,有拱其木。凡閩之人,過者必肅。(《端明殿學士蔡公墓志銘》)

蘇軾:歐陽文忠公論書云:「蔡君謨獨步當世。」此為至論。言君謨行書第一,小楷第二,草書第三。就其所長而求其所短,大字為小疏也。天資既高,輔以篤學,其獨步當世,宜哉!

黃庭堅[2]:君謨書如蔡琰《胡笳十八拍》,雖清氣頓挫,時有閨房態度。

米芾:蔡襄書如少年女子,體態妖嬈,多飾名花。

陳東:余聞之先生長者。(《茶錄跋》)

趙佶:蔡君謨包藏法度,停蓄鋒銳,宋之魯公也。

視頻

城南春會 相關視頻

茶文化之蔡襄與建盞(二)
中紀委福建仙遊蔡襄專題 蔡襄家訓

參考文獻

  1. 知制誥,在線漢語字典
  2. 經典碑帖:黃庭堅《制嬰香方帖》,搜狐,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