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嘉蔭縣青山鄉

嘉蔭縣青山鄉,隸屬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地處嘉蔭縣中部,距嘉蔭縣城45千米。東與紅光鄉接壤,南與烏拉嘎鎮相鄰;西與伊春市湯旺縣相接,北與向陽鄉為鄰、以烏雲河為界。轄區總面積943.16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2717人(2018年)。青山鄉,境內青山起伏,森林茂密,因而得名青山。1984年5月,改為青山鄉。1999年,遷駐結烈河村。截至2019年10月,青山鄉轄結烈河村、大砬子村、建業村、建華村、建邊村、上馬村6個行政村。2017年,青山鄉企業個數共4個,企業從業人數21人,其中工業企業2個。2018年,青山鄉工業企業1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1]

中文名: 青山鄉

行政區劃代碼: 230722205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

地理位置: 嘉蔭縣中部

面 積: 943.16 公頃

下轄地區: 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結烈河村

電話區號: 0458

郵政區碼: 153212

車牌代碼: 黑F

人 口: 2717人(2018年)

目錄

歷史沿革

1948年,屬稻田區。

1955年,劃歸振興鄉。

1958年,劃歸東風公社。

1959年,改名稻田公社。

1961年,改名砬子公社,駐結烈河村。

1964年,劃歸稻田公社。

1965年,析置結烈河公社。

1966年1月,併入嘉蔭農場。

1969年,遷駐大鹼子村。

1984年5月,改為青山鄉。

1999年,遷駐結烈河村。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青山鄉轄結烈河、大砬子、建業、建華、建邊、上馬6個村民委員會。截至2019年10月,青山鄉轄結烈河村、大砬子村、建業村、建華村、建邊村、上馬村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地結烈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山鄉地處嘉蔭縣中部,距嘉蔭縣城45千米。東與紅光鄉接壤,南與烏拉嘎鎮相鄰;西與伊春市湯旺縣相接,北與向陽鄉為鄰、以烏雲河為界。 轄區總面積943.1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山鄉地處小興安嶺東北麓,境內山嶺起伏,全縣最高點守虎山位於西南部。東北部為少量沖積平原。地勢南高北低。

氣候

青山鄉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短而多雨。

水文

青山鄉轄區內共有結烈河、翁泉河、上馬奇河三條主要河流,均屬黑龍江水系。

自然災害

青山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霜凍、冰雹等。

自然資源

青山鄉境內林木資源有紅松、雲杉、楊樹、樺樹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野雞、飛龍、狐狸、灰狗、野兔、狍子、野豬、狼等。藥用植物有人參、刺五加等,特產有蕨菜、木耳、松子、元蘑、榛子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青山鄉轄區總人口3145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013人,占95.8%;有朝鮮、滿、蒙古等少數民族,共132人,占4.2%。2011年,人口出生率5.9‰,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0.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人。截至2017年末,青山鄉常住總人口1628人。截至2018年末,青山鄉戶籍總人口271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青山鄉農業總產值612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929元,上年增長25%;工業總產值240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152萬元,比上年增長9.7%。財政總收人174.5萬元,比上年增長9%。2017年,青山鄉企業個數共4個,企業從業人數21人,其中工業企業2個。2018年,青山鄉工業企業1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青山鄉耕地面積67665畝,人均22畝。糧食作物以大豆、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0016噸,其中大豆6691噸,玉米3096噸。主要經濟作物以黑木耳種植為主。2011年,生產黑木耳650噸。

第二產業

2011年,青山鄉工業總產值240萬元。初步形成以石材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

第三產業

2011年末,青山鄉有商業網點11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152萬元,比上年增長9.7%。

交通運輸

2011年,青山鄉有伊嘉公路穿過全境。縣、鄉、村白色公路6條,總長75.72千米。

地方特產

綜述

青山鄉有嘉蔭木耳、嘉蔭大豆和嘉蔭水稻三種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嘉蔭木耳

嘉蔭木耳,耳片膠質,富彈性、半透明,耳片背面略呈灰色,水發性好,朵大而適度,耳瓣舒展少捲曲。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碳水化合物、磷、鐵、胡籮卜素、微生素、微生素B1等營養物質,此外含有纖維、鉀、鎂和鈉等微量元素。2008年7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嘉蔭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嘉蔭大豆,莢果肥大,長圓形,黃綠色,密被褐黃色長毛;種子橢圓形、近球形,卵圓形至長圓形,種皮光滑,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因品種而異,種臍明顯,橢圓形。大豆可以加工豆腐、豆漿、腐竹等豆製品,還可以提煉大豆異黃酮。嘉蔭大豆蛋白質含量為40.57%,脂肪含量為20.20%。2008年8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嘉蔭大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嘉蔭水稻所生產的大米,形狀縱長,為白色顆粒,富含蛋白質、糖類、鈣、磷、鐵、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2008年12月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嘉蔭水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6年,青山鄉中小學併入朝陽鎮。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青山鄉有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青山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場所6個;村圖書閱覽室6個,藏書2萬餘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青山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個,其中衛生院1個,村衛生所3個。專業衛生人員4人。

基礎設施

2011年末,青山鄉有線電視用戶299戶,入戶率78%。郵政服務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郵件900件,訂閱報紙185份、期刊96冊。電信服務網點3家;固定電話用戶430戶,移動電話用戶2000戶,寬帶接入用戶240戶。

社會保障

2011年末,青山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36戶,人數863人,支出51.78萬元;供養農村五保30人,支出6.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5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1669人,參保率90%。

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青山鄉,境內青山起伏,森林茂密,因而得名青山。

視頻

黑龍江嘉蔭縣風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