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唯意志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唯意志主义)
前往: 導覽搜尋
唯意志論
知名作品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唯意志論是主張世界的本質是"意志"的哲學思想。它認為萬物存在和運動的根源是求生的意志,這種意志是人的生命的基礎,人的每一器官甚至是細胞都是意志的產物,"身體的全部存在,以及它的各種機能的總和,只不過是意志的客觀化"。

創始人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哲學家,通常被視為悲觀主義者。他以著作《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而聞名。叔本華明確地闡述了一種雙面理論來理解我們的現實世界。它指出,世界由意志與表象組成,它們同時存在又相互區別。叔本華贊成悲觀的哲學主義,把生命視為不幸的,無意義的,充滿痛苦的。但是,通過更進一步審視,他的哲學和東方的思想相呼應,特別是印度教的和佛教。他將對人生痛苦的拯救寄託於對美的沉思,對人的同情,對欲望的控制。他的思想廣泛地影響了哲學、心理學、音樂和文學等領域。[1]

核心思想

叔本華是唯意志論哲學的創始人。他拋棄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思辨傳統,力圖從非理性方面尋求新的出路。他從康德的理論出發,認定康德的「物自體」就是意志,整個世界現象的存在和運動的根源就是求生意志,這是人的生命的基礎,「這個身體的不過是意志的表象。在他看來,萬物全部存在,以及它的各種機能的總和,只不過是意志的客觀化」;意志也是動、植物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意志還是整個世界的內在本性,它以自然力的形式表露於外。叔本華認為康德把現象和物自體分裂開來是錯誤的,主張現象和物自體的關係,就是表象同意志的關係,意志之所以表現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具體現象,是由於各類事物的意志強弱程度不同和表現途徑不同。他利用柏拉圖的理念說明個別事物的形成同意志的關係:首先是存在各種意志和欲望,如吃、住、用、求偶等,然後產生各種想法、計劃、觀念、方法,最後按照這些表象製造出具體東西。

叔本華自己曾受到了柏拉圖伊曼紐爾·康德思想的影響,以及東方哲學的影響。他的主要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完成,1819年出版),在這本書中,叔本華主張唯一的實在就是生存意志,即盲無目的的努力生存。按照叔本華的觀點,生命是意志的通達。由於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永不滿足的,所以生命中充滿的是痛苦。快樂只是痛苦的短暫消失。對於叔本華來說,逃脫痛苦的唯一方式是否定所有的欲望,達到一種對生命完全漠然的狀態,這種狀態類似於佛教涅磐。痛苦的短暫消失可以通過對他人的同情和對藝術作品的沉思來獲得。[2]

叔本華把理性看作是意志的奴僕和工具。人一生下先有意志後有理性,意志的衝動是理性所無法阻止的。他斷言依靠理性或邏輯思維不能認識世界的本質(即意志),只有直覺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途徑。叔本華從其「求生意志」的哲學前提出發,認為人的本質是求生意志,是不可遏止的盲目衝動和欲求;人的一切行為都是這種非理性的、盲目的求生意志支配的。但是人的欲海難填,欲望不能滿足就會產生痛苦,所欲愈大痛苦愈烈;即使欲望滿足了,空虛和隨之而來的欲求,仍然是痛苦。

「不幸」是一個普遍的法則,人生只是一場夢。人類要擺脫痛苦和不幸,就必須在自身中抑制情慾,把現世的享樂視為虛幻,遏止自私的慾念,憐憫他人的痛苦。他反對一切理想觀念和普遍義務,強調同情心是道德行為的最堅強和最可靠的保證。叔本華認為哲學和藝術的精神解脫還只是暫時的、消極的,而最根本的積極的解脫則是否定個體意志,棄世絕欲,達到佛教涅槃境界,使沒有價值的個體復歸於宇宙的絕對意志,實現道德的最高理想。[3]

詳細介紹

一種主張意志是宇宙的本體、意志高於理性的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哲學。產生於19世紀20年代的德國,流行於19世紀下半期和20世紀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的A.叔本華和F.W.尼采。

叔本華用"意志"代替了I.康德的"物自體",認為意志是整個世界的基礎,是終極的實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現,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在他看來,世界是意志及其表象,表象上溯到理智,但最終歸結為意志,而作為宇宙本體的意志是一種完全敵視客觀物質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亦即一種盲目的、無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創造力。這個意志無所不在,永不死滅。它在人心中表現為衝動、本能、奮進、渴望和要求。叔本華指出,意志是真實的自我,肉體是意志的表現,先有我要生出來的意志,然後才生出我的肉體和各種器官,就連植物的向光性以至物體的引力和斥力等等,都是意志的表現。他把理性置於意志的支配之下,認為意志統率知覺、記憶、想象、判斷和推理,人的思想、理性應當服從神秘的、無從解釋的意志。唯意志論用意志解釋宇宙萬物,完全否定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獨立於主觀意志之外的客觀存在及其規律性,同時也否定理性思維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叔本華認為意志不僅是產生萬物的根源,也是世上一切罪惡和痛苦的根源,任何意志都要表明為自我奮鬥,它永遠得不到滿足,所以痛苦也永無終極。他提出,達到幸福的唯一辦法就是完全棄絕生存意志,做到絕對地無動於衷,以求解脫。

尼采繼承了叔本華的唯意志論,拋棄其消極悲觀因素,宣揚積極行動的"權力意志論"。他給叔本華提出的那種無目的、無意義的單純的生命意志以一定的目的和意義。這個目的就是渴望統治、渴望權力。他認為追求和發揮要求統治的權力意志,既是宇宙的本質,又是自然和社會的唯一動力,也是最高的生活原則和道德原則。他把戰爭看作是權力意志的最高實現,認為強力就是道德。

尼采是一個反理性主義者,認為人的感覺、思維等都不過是意志的表現並受意志的支配,人的一切行動都受意志的主宰,是意志所創造的活動。在他看來,如果認為理性高於意志,那就否定了意志的這種創造性。他也否認理性能把握世界的本質,即意志。

以叔本華和尼採為代表的唯意志論,特別是其非理性主義傾向,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流行於德、法等國的生命哲學和歷史哲學,尤其對H.柏格森的直覺主義,以及存在主義和實用主義等都發生了很大的影響。它開創了現代西方哲學中的一種思潮,反映了現代西方自由主義和生命哲學的訴求,為解構形而上學提供里思想源泉,但是後來被德國法西斯主義曲解,成為其思想來源,被一度嚴重誤解。

在近代,康德和費希特哲學中也包含着唯意志論的因素。康德認為意志有獨立性;沒有自由意志,道德律就失去意義。費希特把意志和理性等同起來,認為意志即自我,是現實的創造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