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蘇定方,為何未被李世民器重過?
蘇定方 |
唐朝名將蘇定方,為何未被李世民器重過?李世民是何許人也,不顧血緣誅殺兄弟奪位之徒。在其眼裡,江山才最重要,故此一切有礙自己皇位和唐朝發展的事物都可以不顧。[1]
蘇定方是隋末唐初的知名將領,為河北省武邑縣人氏,天生大力,從小練武,深得父親武藝真傳,年紀輕輕就隨父出征,在隋末亂世積累了可貴的戰鬥經驗,從的是河北地域的義軍,先後跟過夏王竇建德,東漢王劉黑闥,之後因驍勇善戰而得名,多方勢力頭領都想納其入麾下。
李淵、李世民父子創立大唐王朝後,直到李世民上位,蘇定方才開始願意給唐朝效命。
為此屬於比較晚加入唐朝陣營的將才之一,在論功行賞方面自然也比不上開國功臣和瓦崗群雄。
總的說來,等李世民把一切事情辦妥,唐朝統一天下成為鐵定事實後,蘇定方才加入進來,所以在李世民眼裡,蘇定方始終不是一個忠良之才。
但出於他的能力,還是接納了下來,此後命他追隨將軍李靖出征北方。在陰山戰役中,蘇定方尋得機會,表示的相當出色,親領200餘名輕騎兵,勇猛陷陣,攻入敵方大本營,還殺入頡利可汗的軍帳之中,將敵人征服,最終此戰,以唐朝軍隊完勝告終,蘇定方在這次戰事裡功不可沒,在後來榮升行軍總管一職。
有史可究,唐太宗李世民看人眼光特准,且十分惜才。但自從蘇定方在陰山戰役取得大功後,便再也不被李世民重用。
自此,蘇定方可謂是平凡無奇,身居一個無關緊要的職位,從未上過戰場作戰,仿佛遭到李世民冷落,低調的「隱身」了。
時隔20餘年,直到李世民駕崩西去,蘇定方依然未曾被器重過。
究其原因,有人則認為是當年蘇定方隨李靖北征東突厥過程中,暴露本性,不從軍紀,私自帶部下出去對當地人劫掠了一番,因此還受過李靖的懲罰。
這事情雖然知情者不多,但李世民作為皇帝,應該知道,故此心中對蘇定方的印象就大打了折扣。
蘇定方曾於永徽六年,聯同大將程咬金出征西突厥,這時他被封為前軍總管一職,開戰初期義勇當前,奪得首勝,使得唐軍順利推進到西域都河的裕勒都斯河谷。
殊不知,深入敵營後,西突厥部落仗着熟悉地理優勢,領着20000鐵騎部隊殺來。
程咬金和蘇定方由於缺乏地利,身在敵鄉,因此發揮不理想,被敵方拖住纏鬥,不多日,西突厥又有20000援兵趕來,一共四萬大軍力壓唐軍,此番程咬金進退不得,差點命喪於此。
而當日駐紮在前線的蘇定方,站在高處遙望前方塵煙騰起,吶喊聲漸高,便判斷出敵人來襲。此刻,他不退反進,挑選五百陷陣死士,以輕騎繞着山野樹林直攻西突厥的後方大本營,逼得敵軍只能撤退。然後,程咬金主力帶隊追殺,一路血染當地,斬殺一千餘突厥士兵。
此戰,副總管王文度因妒忌蘇定方創下的功績,就慫恿程咬金,不要冒然推進,應注重整理軍隊,以防守為主。
接着又假傳聖旨,謊稱程咬金輕敵,奪得了兵權。之後王文度把主力大軍聚合,紮營嚴守,放棄了攻入西突厥核心地域的絕好機會。
不料,防守時日一長,後方支援軍糧又不及時,導致士兵勞頓不堪,戰馬病死餓死甚多,士氣急速低下。蘇定方不忍,稟告程咬金,說明士氣低落,人馬困頓的情況,若是突然遭到突厥軍捲土重來,必輸無疑。
接着勸說程咬金不應一昧聽從副總管之言,要求把王文度給羈押起來,可惜程咬金完全不聽。
公元656年底,出征的唐軍鎩羽而歸,程咬金因停頓不攻被罷官棄用,王文度本應被處斬,但不知為何又改免死,貶為庶民。蘇定方也被受牽連,影響甚重。
關於李世民為何棄用蘇定方,坊間還有幾個說法。李世民日理萬機,其他開國功臣都顧不及,何況是一個後來居上,僅有一次功勞的蘇定方,於是在繁瑣的政事纏繞下便把蘇定方這個人給忘記了,以至於20多年來都不曾想起,而蘇定方在朝廷里也沒有多少人脈,其他文武百官見李世民不吭聲,自己則不好再提及此人。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關乎蘇定方和竇建德,劉黑闥的特殊關系所導致。
當時隋朝末期,群雄逐鹿中原,蘇定方深受竇建德、劉黑闥的恩惠,甘心為其賣命,且東征西討打下不少勝仗,可惜時局千變萬化,竇建德,劉黑闥一夥逐漸被其他更強勢力打敗,退出歷史舞台。
當他們潰敗後,蘇定方也因此失去人生目標和未來方向,為此解甲歸田,找了一處風景秀麗的山野隱居了。
而之後,天下大權落到李淵父子手中,從此建立的唐朝。之後,李世民弒兄奪位,不久便詔告天下,誠邀天下英豪集結,攻打北方的突厥部落。
此時,蘇定方可能在山中待久了,想完成未了結的統軍宏願,於是就出山,投靠了李世民。當時,李世民並沒有過多留意蘇定方,只安排他跟隨了李靖。
後來,蘇定方在李靖麾下建立大功,李世民可能才認真留意起他,出於論功行賞的慣例,還給蘇定方封了官。
可李世民是一個猜忌心極強的皇帝,當他了解到蘇定方的身世、經歷後,擔憂對方是竇建德,劉黑闥派來潛伏在自己身邊的奸細,因此就一直冷落了蘇定方,竟不罷官也不重用,一直將他排除政務、軍務之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