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合理訴求.正確發聲(陳杏安)

合理訴求.正確發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合理訴求.正確發聲》中國當代作家陳杏安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合理訴求.正確發聲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只要是一個正常的人,就會有自己的訴求,就要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對某件事情、某個人的認識和評價。不管你是誰,也不論你的地位、學識、財力,也不論你的聲音是弱小還是宏大,更不論你這聲音傳播的範圍有多廣、影響力有多大。總之,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可是,隨着大眾傳媒手段日益更新,特別是隨着自媒體的出現,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更加突出,媒體的話語權已成為一種潛在的社會影響力,深刻地影響着我們的價值觀和判斷力。面對鋪天蓋地、層出不窮、真假莫辨的各種信息,我們往往容易失去正確的判斷,往往陷入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怪圈。這次疫情中就有許多人爭相在朋友圈、微信群跟着發布各種鏈接、評論、日記等,成為別人的傳聲筒或謠言的傳播者。這樣,不僅嚴重影響了公眾的判斷力,更讓我們迷失了自我。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表達訴求,正確發出自己的聲音呢?

辨證分析,正確看待各種媒體發出的聲音。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自己的主見,都有自己對事情的認識和評價。因此,面對蜂擁而至的信息和輿論,我們每個人都要積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全面分析,正確認識,明辨是非。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甚至多面性,媒體人往往站在自身的角度,出於某種動機和目的,看問題有時不夠全面甚至狹隘偏激,有時誇大其事,有時故意炒作負面,有時過分包裝典型,忽略事情發生的具體環境。比如關於武漢封城,就有成千上萬種描述和議論,有的甚至用日記的形式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呈現出來,但無論怎樣表達都是一家之言,必然帶有自己的主觀思想。如果我們跟着起鬨、點讚、傳播,就會讓事實失真,與我們發聲和訴求的目的背道而馳。

這就需要我們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冷靜,有橫眉冷對的勇氣,有全面分析的智慧。對各種事情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既不能照單全收,又不能全盤否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多作深入的思考,多進行全方位的比較。控掘出事情潛在的東西,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經過反覆斟酌,發出自己的聲音。即使也有可能失之偏頗甚至是錯誤的,但至少是自己的認識判斷,傳遞的是自己的聲音,體現了自我存在的價值。

遵守規則是前提,不違反法律是底線。我們在表達訴求、發出自己聲音的時候,一定要樹立規則意識,增強法治觀念,正確行使權利。

很多人看了媒體的信息和別人的敘述,聯想自己的境遇,情緒一下子激動起來了,也跟着別人屁股後跑,甚至還加上一些激烈的言辭和行動,且美其名曰維護權利,可往往事與願違,不僅沒有達到目的,而且還因觸犯法律受到處罰。

這就需要我們增強底線意識,明白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和他人的利蓋。前兩天看到一段視頻,一個疫區的婦女感覺自己的訴求沒得滿足,就在網上發泄對政府對社區工作人員的不滿,語言尖銳、言辭激烈、口無遮攔。許多人轉發點讚叫好,甚至跟着謾罵。這種不作調查、不分青紅皂白、不負責任的所謂發聲,就有可能觸碰底線。作為法治社會的公民,尊法守法,積極履行義務,權利才能得以保障。

良好的社會秩序是我們的訴求得以滿足、我們聲音得以傳播的保璋。可秩序需要規則來維護。按規則行事說話是一個現代公民必備的素養。我們在表達訴求和發出自己聲音時,一定要考慮是否合乎社會規則,是否會造成負面影響,是否會混淆視聽,是否能達到發聲的目的。

遵守規則就要加強道德修養,了解什麼事能做,什麼話能說。同時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任情緒在發聲中宣洩!質疑、批評一定要進行調查、比較、研究,要堅持實事求是、心態平和和科學準確,分析問題要聯繫前因後果和事發環境等。

借力媒體,增強自我發聲的強度。輿論媒體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想增強話語的說服力、影響力,顯然是離不開社會媒體的公信力。

在借力媒體時,要選擇那些影響力大、公眾認可、話語權強勢的媒體,要注意正確的導向,不渲染負面的東西,不傳播未經證實的內容。當然,這是相互矛盾的,既要利用,又不能盲從,不能讓媒體的聲音完全左右我們的發聲,那就需要我們的智慧了!

很明顯,我們在行使話語權時更應注重表達技巧,更需要運用生動活沷、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感情真摯的語言增強話語的感染力。同時,我們還要增強社會責任感,本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良心,發出自己的正義之聲。[1]

作者簡介

陳杏安,中教一級語文教師,現任教於湖北省仙桃市仙源學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