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叫無名的和尚

叫無名的和尚,他扭頭就對藍色寶盒說:兄弟,我再求你一次,你想個辦法,讓我不用再操心,不用再勞累,不用再做事,好嗎

目錄

原文

  從前有座山,山後有座廟,廟裡有個小和尚。山叫無量山,廟叫無音廟,小和尚叫無名和尚。

  這無名和尚,別看年齡小,在無音廟裡的輩分卻不低,據說曾得到佛祖的指點。

  無名和尚很小的時候,就在無量山的前坡放牛,每天騎在牛背上,唱着小調,樂得自由自在。突然有一天,遇到一個紫色臉膛的白眉羅漢,用手指着他問:小孩,你叫什麼名字?

  放牛郎搖了搖頭。

  白眉羅漢來到他的近前,對他說:我看你相貌奇異,悟性一定不差,想給你起個法號,也算你的名字了,好嗎?

  放牛郎點了點頭,那白眉羅漢就說你就叫無名吧!我送你一個藍色寶盒,你想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說完,就一溜煙不見了。

  無名醒過神來,手上已經握着一個閃閃發光的藍色寶盒。

  小無名很想試一試寶盒的魔力,就說:寶盒,我想吃一頓美味的野餐,可以嗎?

  一道藍色光環,像飄擺的綢緞,藍色寶盒自動飛到綢緞的盡頭,落在前邊不遠處的草地上。

  小無名急忙從牛背上爬了下來,追到藍色寶盒的跟前一看:呀!這麼多的好吃的,還冒着熱氣呢!

  小無名飽飽地吃了一頓,直吃到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撐得挺不起腰來。

\

  他慢慢從地上爬起來,望了望那邊山凹中的茅草窩。他從小就沒了爹娘,每天就在那個茅草窩睡覺。颳風下雨的時候,又潮又冷。他想有個堅固的漂亮點的房子,就對藍色寶盒說:兄弟,你還是再辛苦一下吧,我想有個房子。

  藍色寶盒從地上飄了起來,貼着草尖緩緩地向前邊飛過。一條小路的盡頭,立刻呈現了一座漂亮的屋舍,左右兩邊還各有一個大大的牛棚。

  小無名立刻歡跳着進了自己的家,紅磚綠瓦,特別的氣派和漂亮。

  小無名將牛群趕進牛棚,天色已晚,他來到臥室,躺在柔軟舒服的鵝毛墊上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迷糊中,只見白眉羅漢來到他的床前,對他說:無名,你切要記着:要善用寶盒,儘快醒悟成功的意義,不然,你就會喪失已經擁有的一切。

  第二天早上醒來,小無名急忙尋找藍色寶盒,卻發現它就在枕頭旁邊。

  他拿着寶盒說:兄弟,昨天晚上,我做了個夢,白眉老師傅讓我儘快領悟成功的意義,你能說話嗎?能告訴我嗎?

  藍色寶盒閃過一片藍色的光環,一張圖畫飄到床頭,上邊什麼也沒有,只畫了一個人在田間正低頭播種着什麼。

  小無名想了想,還是不很明白。

  藍色寶盒又閃過一片藍色的光環,又一張圖畫飄到床頭,小無名急忙展開一看:一條彎彎的沒有盡頭的大道上,一個小孩,一個小伙子還有一個老頭正專心地朝前走着。

  小無名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他來回看着這兩張圖,臉上還是掛着疑惑。

  我想長大成人!懂得許多的問題。小無名急了。

  突然之間,小無名成了一個英俊的青年。

  我想有個漂亮的媳婦!

  藍色寶盒開始忙的吱哇吱哇地叫,不過藍色光環處,還是出現了一位絕代的佳人,正嫵媚地朝着無名笑呢!

  無名高興了,藍色寶盒終於能休息一會兒了。

  從此,無名帶着他漂亮的媳婦,來到草地,一起放牛,一起歡歌,日子過的無比快樂。就這麼過了一個多月,無名沒有再去想哪個煩人的問題:什麼是成功的意義,管他幹嗎?很快就到了雨季,一連幾天的連陰雨,堵了門,無名沒法再出去放牛了。

  他躺在床上,突然想到冬天牛群吃的草還沒貯備呢!

  他扭頭就對藍色寶盒說:兄弟,我再求你一次,你想個辦法,讓我不用再操心,不用再勞累,不用再做事,好嗎?

  奇怪,這次寶盒居然沒有搭理他,他拍了寶盒一下:聽見了沒有!兄弟。

  藍色寶盒終於開口說話了:聽見了,但你從現在開始,就不再是我的主人了!

  為什麼?

  因為無名就是不斷地盡心做事,你這樣想,當然就不是無名了,也當然就不是我的主人了。

  不!不!我還要當無名!兄弟,你不要走啊,不要離開我!

  你想重新成為無名,就必須到後坡的無音廟修身養性三百年,再好好地醒悟成功的真諦,到時候我還會來的。

  眨眼之間,藍色寶盒消失了,漂亮的媳婦也消失了,房屋也消失了

  第二天,無量山的無音廟多了個和尚,名字叫無名。

  坐享其成是人性的弱點更是人性的劣根,很多人在取得一點點成就之後,不是乘勝追擊,藉助良好的外界條件努力創造更偉大的事業,而是驕傲自滿,忘乎所以,將自身的優勢消失殆盡,最終失敗。[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