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戰車為何退出歷史舞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戰車

來自網絡的圖片

古代戰車為何退出歷史舞台?戰車,是先秦時代戰場上的武器之王。中國早在夏朝時就已經出現了戰車。據記載,夏朝末年,商湯伐夏的戰爭中就動用了戰車70乘。而至商朝末年,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中起用了300乘戰車。到了春秋時期,車戰已完全成為了當時戰場的主流作戰形式。可當歷史邁進戰國時代,戰車數量卻開始逐漸減少,甚至慢慢退出了戰爭舞台。這又是為什麼呢?[1]

一、馳騁疆場

戰車制度在商代時已開始逐漸發展,那時候的戰車已採用一車三員制,即一輛戰車上配備有車左、參乘、車右三名甲士。「車左」持弓弩,負責遠程攻擊;「參乘」隨身配有刀劍,負責駕駛戰車;「車右」執戈矛,負責近戰。

中國有句老話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駟馬最早指的就是拉戰車的四匹馬,「駟馬難追」形容的就是駟馬戰車風馳電掣的速度。西周時已經開始出現駟馬戰車,駟馬戰車一方面增加了戰車的動力,提高了車速,另一方面又增強了戰車的衝擊力,提升了整體戰鬥力。那時候的戰車已配備「車之五兵」,即「矛、戟、劍、盾、弓」,不僅能攻能守,還能兼顧長距離對戰與短距離交戰。作戰車陣也已經有了方陣、雁行之陣、魚麗之陣等多種形制。

到了春秋時期無論是戰車的性能、裝備、編制、陣形等均已達到了巔峰狀態。自此,戰車已完全占據了戰場上的主導地位。戰車交戰在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呢,屈原的《九歌·國殤》里是這樣描寫的:

「操吳戈兮披犀甲」甲士手執盾牌,身披犀甲;

「車錯轂兮短兵接」戰車車輪摩挲,短兵相接;

「矢交墜兮士爭先」弓箭如雨墜落,戰士奮勇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衝破了我方隊形,攪亂了戰車陣行;

「左驂殪兮右刃傷」左邊的馬戰死沙場,右邊的馬被兵器所傷……

由此可觀當時車戰情形之一斑。

正由於戰車在先秦戰場上所占據的主導地位,戰車的數量就自然成為了衡量當時各國軍事實力強弱的一項重要標準。「車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是謂百乘之家……車千乘,此諸侯之大者,謂之千乘之國……兵車萬乘,戎卒七十二萬人,故曰萬乘之主」,擁有戰車百乘稱為家,千乘為國,萬乘為主,這裡很明顯地將戰車數量與勢力強弱的關係表現了出來。

可這樣的情形,從春秋末期開始,悄悄發生了變化。

二、毀車為行

公元前541年,晉國派兵攻北狄。魏舒跟隨荀吳率軍作戰,與狄人步兵遇於大原地區。大原地形險隘,晉國戰車無法施展,縱使晉軍裝備精良戰鬥力強盛,但相形之下,狄人的步兵機動靈活,盡占上風。於是魏舒提出了「毀車為行」,將戰車甲士與隨車兵卒合編成步兵作戰。荀吳欲納其議,卻遭到戰車甲士們的反對。

先秦時的戰車甲士都是具有一定身份的貴族,讓他們棄車與兵卒合編,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其身份地位,故荀吳的親信甲士帶頭違抗此令。荀吳與魏舒當機立斷將帶頭反對的甲士斬首示眾,以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最後改編順利進行,晉軍大敗狄軍。此「毀車為行」之舉成為古代車戰轉為步兵作戰的重要標誌。

而到了戰國,一次更大的軍事改革正在醞釀而生。趙國地處北邊,常受到林胡、樓煩、東胡等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待趙武靈王即位時,趙國正處於國勢衰落之期,周邊小國俱來騷擾。

趙武靈王力圖改革國家之弊,他力排眾議,取胡人服飾與軍事制度之長,在本國進行「易服飾」「習騎射」的改革。號令全國着窄袖短衣的胡服,放棄車戰,訓練專業的騎兵隊伍。不久,趙國的軍事能力與生產能力大大提升,憑藉着精良的騎兵部隊,趙國向北方擴展了千里疆土,稱霸一時。中原各國也紛紛仿效,騎兵逐漸開始興起。[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