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味的鄉情(李長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变味的乡情 李长春)
前往: 導覽搜尋
變味的鄉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世博園,是我們在雲南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原以為不就是個園子嗎,按照門票後面的圖索驥,半天時間總能瀏覽個八九不離十了。

身臨其境一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雙目和雙腿立刻變得不夠用了,真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左一眼右一眼,展館看得一塌糊塗;東一頭西一頭,還走了不少冤枉路。

坐在一個涼亭里小憩了一會兒,我和妻子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問題:聘請一位無照導遊。

無照導遊在世博館裡很多,有男有女有老又少。只要看見散客入館,便蜂擁而至。雖然專業知識和表達能力與有照導遊相比,充其量也就夠個嚮導水平,但他們有自己的優勢,要錢不多還可討價還價,如果你隨身攜帶錄像機和照相機,又能免費提供這兩項服務。

我們的想法剛一出口,立刻就被他們團團包圍了。這些人操着各地不同的口音,或是向你示強或是向你示弱。示強者,竭力炫耀自己非凡的本事,讓你感覺非他莫屬;示弱者,拚命傾訴自己命運的不幸,讓你頓生憐憫之心。正猶豫着不知選擇哪個類型的好,我和妻子同時被一個熟悉而又親切的聲音吸引住了。

那是純正的鄉音。


過去人們只是說,「他鄉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豈不知「他鄉遇老鄉」,也是人生的一大喜呀!

循着聲音望去,一個樸實而憨厚的中年男人,正朝着我們微笑呢!

還有別的選擇嗎?就是他了。

一攀談,我和他不止是出生在同一片黑土地上,而且兩家之間僅隔着一條江,可以說是共飲一江水長大的。

幾千公里之外,能夠遇到距離如此之近的老鄉,還不知是幾世修來的緣分呢?哪裡還好意思爭爭講講!於是,就以無照導遊中最高的價格成了交。

一路上,我们一边哥长弟短地谈着故乡的风土人情;一边勾肩搭背地浏览着馆内馆外的异域风光。照片没少照,录像也没少录。待到整个园子逛完之时,我和他已经难舍难分了。付完了导游费,互留了电话号,这位老乡很仗义地说,咱们两个大东北的人能够在大西南巧遇,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如此匆匆分手,总觉得是一种遗憾。这样吧,我请大哥大嫂到附近的茶馆喝点茶,再加深一点感情,云南的普洱茶可是闻名世界哟!

參觀了一上午,口還真有點干。

聽他這麼一說,我心也動了,就很敞亮地接過話茬,那也好,不過必須是我做東,你拋家舍業地在外面做這種小生意,掙點錢不容易。

他說,大哥見外了不是?咱們老家的規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初次見面哪有兄長掏腰包的理?何況,在這裡我可是名副其實的主人啊!

見他說得有理有據有情有義。我說,那也好,就客隨主便吧!不過,你下次回老家時,一定要給大哥一個機會,我的手機號碼是永遠不會變的。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家小小的茶館。


老闆一邊熱情地張羅着給我們沏茶,一邊熟練地介紹着自己的商品。原來,這家小茶館,不僅賣茶水,也賣茶葉。看樣子,還以後者為主。

茶過三巡,渾身也感到滋潤了許多,正不知如何感謝老鄉呢,老鄉趴在我耳根說,老哥你應該買幾盒帶回去,這位老闆是我的老相識,他的貨絕對貨真價實。

說着,他就自作主張地替我砍起價來。三個回合沒到,那老闆竟大度地舉起了白旗。言稱,看在你們是老鄉的面子上,我只能做這樁賠本的生意了。

說完,就報出一個比標價低了一半還多的數字。

老鄉頓時給我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說,這回你可撿大便宜了,得到的是一等貨色付出的是等外的價錢。

出於對老鄉的信任,我和妻子幾乎沒怎麼猶豫,就慷慨地買了兩盒。

見狀,老鄉給老闆丟下一句話:「茶錢我一會兒過來結」,就匆匆地領着我們走了出來。千恩萬謝地與老鄉告別後,我們就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出租屋。

正和妻子欣賞着呢,房東回來了。房東曾經做過十幾年茶葉生意,可稱得上普洱的專家。

一進屋,她就問我們這些東西是在哪裡買的?

我們將來龍去脈一說。她驚呼,上當了!你們可上大當了!這種茶,在我們這裡白給也沒人喝,你們花的卻是比最好的茶還高出幾倍的價錢。

我說,怎麼可能呢!給我推薦又替我砍價的導遊,可是我的老鄉啊!

她說,現在景區里做生意的和定點商店的老闆,有不少打着老鄉的幌子騙人。據說,他們專門研究模仿各地的方言土語。你是東北人,就跟你玩「嘎達」,你是上海人,就跟你整「阿拉」,你是北京人,就跟你來「姥姥」,你是天津人,就跟你弄「幹嘛」。說起來惟妙惟肖、滴水不漏。

我說,世界上還有這種人?那不是語言天才嘛!有這分天賦學幾門外語早出人頭地了,何必做這種騙人的勾當呢!

房東繼續說道,有些人學不來方言土語,不是跟你拉血源,稱哪一代先人出生在那裡;就是跟你扯姻緣,稱自己的老婆或嫂子出生於此。總之,千方百計地讓你覺得他不是外人,以達到欺騙的目的。

我說,這個老鄉絕對是真的。我們整整聊了一個上午,不要說方言土語說的行雲流水,就是對風土人情也了如指掌,再天才也絕對假冒不到那種程度。

她說,即便是真老鄉,情也是假的。「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這裡的景區早就流行了這樣一句話「老鄉見老鄉,宰你沒商量,當面打不死,背後補一槍。」老鄉坑老鄉的事情多了。

我說,不可能吧?他幫我們砍的價不說,還請我們喝的茶,挺義氣的。

她說,那都是假的,他們合夥給你設的圈套。

我說,不對,臨走時他還給老闆留下一句話:一會過來跟他結算茶錢呢。

她說,你真以為他給老闆付茶錢哪,那是他朝老闆要回扣呢!

我說,他還給我留了手機號碼呢,如果真是騙子諒他也不敢!

房東說,那電話十有八九是假的,不信你打打看。

我摸起手機就給他打了過去,結果真的不幸被房東言中。手機里無情地傳來了一個甜甜的女孩的聲音,你撥打的號碼是空號,請查實後再撥。

我的腦袋「嗡」地響了一聲,經濟上受點損失是小事,我受不了這種被玩弄的侮辱。

我決定打車,去跟他算賬。

房東說,算了吧,就算花錢買教訓了。你到世博園找他,首先要花門票錢,能否找到還是個未知數。即便找到了他死不認賬,你一個外地人又能如何呢?

我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無力地癱軟在沙發上。自言自語道,飯菜餿了叫變味,沒想到如今鄉情也變味了。

房東哈哈笑道,你這話還真挺幽默的。

我卻想哭。" width="280">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 《變味的鄉情》中國當代作家李長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變味的鄉情

世博園,是我們在雲南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原以為不就是個園子嗎,按照門票後面的圖索驥,半天時間總能瀏覽個八九不離十了。

身臨其境一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雙目和雙腿立刻變得不夠用了,真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左一眼右一眼,展館看得一塌糊塗;東一頭西一頭,還走了不少冤枉路。

坐在一個涼亭里小憩了一會兒,我和妻子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問題:聘請一位無照導遊。

無照導遊在世博館裡很多,有男有女有老又少。只要看見散客入館,便蜂擁而至。雖然專業知識和表達能力與有照導遊相比,充其量也就夠個嚮導水平,但他們有自己的優勢,要錢不多還可討價還價,如果你隨身攜帶錄像機和照相機,又能免費提供這兩項服務。

我們的想法剛一出口,立刻就被他們團團包圍了。這些人操着各地不同的口音,或是向你示強或是向你示弱。示強者,竭力炫耀自己非凡的本事,讓你感覺非他莫屬;示弱者,拚命傾訴自己命運的不幸,讓你頓生憐憫之心。正猶豫着不知選擇哪個類型的好,我和妻子同時被一個熟悉而又親切的聲音吸引住了。

那是純正的鄉音。

過去人們只是說,「他鄉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豈不知「他鄉遇老鄉」,也是人生的一大喜呀!

循着聲音望去,一個樸實而憨厚的中年男人,正朝着我們微笑呢!

還有別的選擇嗎?就是他了。

一攀談,我和他不止是出生在同一片黑土地上,而且兩家之間僅隔着一條江,可以說是共飲一江水長大的。

幾千公里之外,能夠遇到距離如此之近的老鄉,還不知是幾世修來的緣分呢?哪裡還好意思爭爭講講!於是,就以無照導遊中最高的價格 一路上,我們一邊哥長弟短地談着故鄉的風土人情;一邊勾肩搭背地瀏覽着館內館外的異域風光。照片沒少照,錄像也沒少錄。待到整個園子逛完之時,我和他已經難捨難分了。付完了導遊費,互留了電話號,這位老鄉很仗義地說,咱們兩個大東北的人能夠在大西南巧遇,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如此匆匆分手,總覺得是一種遺憾。這樣吧,我請大哥大嫂到附近的茶館喝點茶,再加深一點感情,雲南普洱茶可是聞名世界喲!

參觀了一上午,口還真有點干。

聽他這麼一說,我心也動了,就很敞亮地接過話茬,那也好,不過必須是我做東,你拋家舍業地在外面做這種小生意,掙點錢不容易。

他說,大哥見外了不是?咱們老家的規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初次見面哪有兄長掏腰包的理?何況,在這裡我可是名副其實的主人啊!

見他說得有理有據有情有義。我說,那也好,就客隨主便吧!不過,你下次回老家時,一定要給大哥一個機會,我的手機號碼是永遠不會變的。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家小小的茶館。

老闆一邊熱情地張羅着給我們沏茶,一邊熟練地介紹着自己的商品。原來,這家小茶館,不僅賣茶水,也賣茶葉。看樣子,還以後者為主。

茶過三巡,渾身也感到滋潤了許多,正不知如何感謝老鄉呢,老鄉趴在我耳根說,老哥你應該買幾盒帶回去,這位老闆是我的老相識,他的貨絕對貨真價實。

說着,他就自作主張地替我砍起價來。三個回合沒到,那老闆竟大度地舉起了白旗。言稱,看在你們是老鄉的面子上,我只能做這樁賠本的生意了。

說完,就報出一個比標價低了一半還多的數字。

老鄉頓時給我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說,這回你可撿大便宜了,得到的是一等貨色付出的是等外的價錢。

出於對老鄉的信任,我和妻子幾乎沒怎麼猶豫,就慷慨地買了兩盒。

見狀,老鄉給老闆丟下一句話:「茶錢我一會兒過來結」,就匆匆地領着我們走了出來。千恩萬謝地與老鄉告別後,我們就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出租屋。

正和妻子欣賞着呢,房東回來了。房東曾經做過十幾年茶葉生意,可稱得上普洱的專家。

一進屋,她就問我們這些東西是在哪裡買的?

我們將來龍去脈一說。她驚呼,上當了!你們可上大當了!這種茶,在我們這裡白給也沒人喝,你們花的卻是比最好的茶還高出幾倍的價錢。

我說,怎麼可能呢!給我推薦又替我砍價的導遊,可是我的老鄉啊!

她說,現在景區里做生意的和定點商店的老闆,有不少打着老鄉的幌子騙人。據說,他們專門研究模仿各地的方言土語。你是東北人,就跟你玩「嘎達」,你是上海人,就跟你整「阿拉」,你是北京人,就跟你來「姥姥」,你是天津人,就跟你弄「幹嘛」。說起來惟妙惟肖、滴水不漏。

我說,世界上還有這種人?那不是語言天才嘛!有這分天賦學幾門外語早出人頭地了,何必做這種騙人的勾當呢!

房東繼續說道,有些人學不來方言土語,不是跟你拉血源,稱哪一代先人出生在那裡;就是跟你扯姻緣,稱自己的老婆或嫂子出生於此。總之,千方百計地讓你覺得他不是外人,以達到欺騙的目的。

我說,這個老鄉絕對是真的。我們整整聊了一個上午,不要說方言土語說的行雲流水,就是對風土人情也了如指掌,再天才也絕對假冒不到那種程度。

她說,即便是真老鄉,情也是假的。「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這裡的景區早就流行了這樣一句話「老鄉見老鄉,宰你沒商量,當面打不死,背後補一槍。」老鄉坑老鄉的事情多了。

我說,不可能吧?他幫我們砍的價不說,還請我們喝的茶,挺義氣的。

她說,那都是假的,他們合夥給你設的圈套。

我說,不對,臨走時他還給老闆留下一句話:一會過來跟他結算茶錢呢。

她說,你真以為他給老闆付茶錢哪,那是他朝老闆要回扣呢!

我說,他還給我留了手機號碼呢,如果真是騙子諒他也不敢!

房東說,那電話十有八九是假的,不信你打打看。

我摸起手機就給他打了過去,結果真的不幸被房東言中。手機里無情地傳來了一個甜甜的女孩的聲音,你撥打的號碼是空號,請查實後再撥。

我的腦袋「嗡」地響了一聲,經濟上受點損失是小事,我受不了這種被玩弄的侮辱。

我決定打車,去跟他算賬。

房東說,算了吧,就算花錢買教訓了。你到世博園找他,首先要花門票錢,能否找到還是個未知數。即便找到了他死不認賬,你一個外地人又能如何呢?

我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無力地癱軟在沙發上。自言自語道,飯菜餿了叫變味,沒想到如今鄉情也變味了。

房東哈哈笑道,你這話還真挺幽默的。

我卻想哭。[1]

作者簡介

李長春,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