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雙邊淨額結算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雙邊淨額結算是一個專有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目錄

名詞解釋

雙邊淨額結算是指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對交易雙方之間達成的全部交易的餘額進行軋差,交易雙方按照軋差得到的淨額進行交收的結算方式。這種結算方式下,交易對手就是交收對手。

多邊淨額結算與雙邊淨額結算的區別

多邊淨額結算與雙邊淨額結算的最大區別是,多邊淨額結算時交易雙方的交收對手發生了變化,所有交易結算都必須通過登記結算機構這個共同的對手方完成。我國證券交易的結算採用多邊淨額結算的方式,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着共同對手方的角色。

術語解釋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為證券交易提供集中登記、存管與結算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登記,取得法人資格。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實行行業自律管理,依據業務規則對證券登記結算業務參與人採取自律管理措施。

軋差是指交易夥伴或者系統的參與者之間一致同意的餘額或債務對沖。軋差把大量逐筆交易額或債務減少到較小數目的交易額或債務。軋差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這些方式在一方喪失清償能力的情況下,其法律強制軋差的程度不盡相同。

多邊淨額結算是指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介入證券交易雙方的交易關係中,成為「所有買方的賣方」和「所有賣方的買方」;然後以結算參與人為單位,對其所有交易的應收應付證券和資金予以沖抵軋差,每個結算參與人根據軋差所得淨額與證券登記結算機構進行交收的結算方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