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王朝都信佛 唐武宗為何要滅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唐武宗為何要滅佛 |
歷代王朝都信佛 唐武宗為何要滅佛應該說,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一直是我國人們的主要信仰。並且歷代王朝都相信佛教,唐武宗在會昌五年發動的滅佛事件,影響非常巨大,那麼他為什麼要滅佛呢?[1]
國家經濟和統治階級權力受到威脅
在唐朝的鼎盛時期,例如太宗玄宗時期,國力強盛,帝王對佛教的基本態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頓,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成為統治者的工具。
然而,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國力大不如從前,社會動盪,各種矛盾弊端都顯現出來。到武宗繼位後,唐朝整個經濟政治文化等都非常的脆弱,稍加觸碰可能就會崩潰,統治者已經沒有以前那種信心了,而且佛教是外來文化,這樣的現狀讓武宗不得不防備外來的東西,唐朝早已缺少以前那種氣度了。
武宗滅佛,完全是在修整各種文化,也從這個層面反映出唐朝的盛世已經不在,再加上潘鎮割據,邊疆也不穩,滅佛就是要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皇權,可見當時的唐朝已經完全不是那種開放的時代了。
宰相李德裕是滅佛的主要參與者,因為他發現,很多人為了逃稅而入空門,如果幾十萬人出家,那麼政府就要損失幾十萬人的稅收。所以說,鼎盛時期佛教你可以發展,但是你一旦影響到統治者的根基,那麼就不可能佛教再存在下去了。當時又因為大肆擴建廟宇,勞民傷財,一定程度影響了經濟秩序。所以武宗必須處之而後快。
唐武宗的這次大規模滅佛,帶來了極大的效益,全國一共拆除廟宇4600座,拆招提、蘭若4萬餘所。有26萬人還俗,這些都能成為國家的稅戶,另外武宗還沒收寺院所擁有的膏腴上田數千萬頃。
武宗滅佛沉重打擊了佛教經濟,但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納稅人口,擴大了國家的經濟來源,這樣就直接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緩解了政府的財政危機,不堪重負的經濟終於可以緩一緩。而天下各地拆廢寺院和銅像、鐘磬,所得金、銀、銅都可以用來鑄錢,而鐵可以做農器。
唐武宗喜道厭佛
再從武宗本人看,他原本就是個喜歡道教不喜歡佛教的人,武宗結實了很多道士做朋友,他為了與神仙相會,還造了「望仙台」和「望仙樓」。唐朝前期,雖然也有人反對佛教而喜歡道教,但是帝王們還是採取了兼容並蓄的態度,因為當時佛教還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統治,而到了武宗時期,他自己不喜佛再加上當時的經濟如此混亂不堪,這才使得他下定了決心要滅佛。
武宗滅佛貌似是思想文化上的運動,但是深推之下不難發現,他還是為了維護封建貴族和地主階級的利益。唐代的寺院經濟享有政治、經濟和社會特權,但是唐後期朝政腐敗,再加上戰亂不止,寺院經濟和國家經濟的矛盾日益突出,宗教不可能和皇權對抗,所以王權想讓宗教亡,就必須亡。
從武宗滅佛可以看出當時佛教和統治者是聯繫在一起的,他滅佛,對於自己和自己的政府有利,對人民和社會的進步也有利。其產生的結果是毋庸置疑的,絕對是有利於生產發展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