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歷代名著精選集:墨子

歷代名著精選集:墨子一書不僅是一部政治哲學著作,同時在自然科學、邏輯學與軍事學等諸多方面都有較高的建樹。和大多先秦諸子著作一樣,《墨子》也非一人一時所成。《漢書·藝文志》記載《墨子》共有七十一篇。由於不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墨子》一書中的一些篇目逐漸亡佚。到了宋代,《墨子》已遺失十篇。而現今所能看到的《墨子》只有五十三篇。[1]

[]

目錄

本書目錄

一、親士二、修身三、所染四、法儀五、七患六、三辯七、尚賢(上)八、尚賢(中)九、尚賢(下)十、尚同(上)十一、尚同(中)十二、尚同(下)十三、兼愛(上)十四、兼愛(中)十五、兼愛(下)十六、非攻(上)十七、非攻(中)十八、非攻(下)十九、節用(上)二十、節用(中)二十一、節葬(下)二十二、天志(上)二十三、天志(中)二十四、天志(下)二十五、明鬼(下)二十六、非樂(上)二十七、非命(上)二十八、非命(中)二十九、非命(下)三十、非儒(下)三十一、耕柱三十二、貴義三十三、公孟三十四、魯問三十五、公輸

墨子(說法一:公元前476年—公元前390年,說法二: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曾擔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

作為一個平民,墨子在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他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鬼明」「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他創立了墨家學派,被後世尊稱為「科聖」,他的代表作有《墨子》《墨經》,其中《墨子》一書由墨子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器語錄編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