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京基督教協進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南京基督教協進會清宣統元年(1909),由美國傳教士畢來思創導,在南京的美國北長老會、美以美會、基督會、聖公會、來復會、貴格會發起組成南京基督教中西傳道人聯禱團。

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是基督新教三大流派之一,又稱長老宗、歸正宗加爾文派等,產生於十六世紀的瑞士宗教改革運動[1],後流行於法國、荷蘭蘇格蘭及北美。長老派採取1647年創作的《韋斯敏斯德信仰宣言》作為該會牧師受訓的標準教條。

長老會以加爾文的宗教思想為依據,亦稱加爾文宗,「歸正」為經過改革復歸正確之意。在英語國家裡,該宗因其教政特點又稱長老宗。歸正宗產生於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與安立甘宗和路德宗[2]並稱新教三大主流派別。教會體制上,歸正宗極重視教規,並由長老監督執行。在長老會裡,地方會選出長老,組成由牧師主持的會堂進行管理。在地區一級,由牧師和代表各會堂的長老組成區會進行管理。

目錄

簡介

南京基督教協進會,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韓家巷1號(今信德大廈)。1918年,改名為南京基督教中西傳道人聯禱會。次年,改名為南京基督歸一籌備會。1920年,改名為南京基督教協進會,司徒雷登出任第一任會長,畢來思擔任執行總幹事。1922年,由美國基督教衛理公會傳教士宋合理負責,用布道款在南京市韓家巷1號建辦公大樓。主要推行「基督化家庭」,開展「社會服務」,接收新會員,促進教會的發展。

南京解放前夕,加入協進會的教會組織共48個,其中有17名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及10餘名外國傳教士。1950年夏,美國傳教士先後離開南京去香港,或返回美國。1952年5月,市基督教三自革新促進委員會接管了韓家巷1號大樓,協進會搬到估衣廊城中會堂辦公。1959年初,實行聯合禮拜,南京基督教協進會自行解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