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校園一景)原圖鏈接來自 中考網 的圖片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現稱新華初)是上海市重點中學,其前身是光華大學附中和大夏大學附中,分別由張壽鏞、廖世承歐元懷創辦於1925年。1951年秋,因華東師範大學的組建,兩校附中合併為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58年又因華東師大增辦第二附中,遂改稱華東師大一附中。

學校簡介

光華大學附中、大夏大學附中校名分別取「光我中華」、「弘揚華夏」之意。兩校均重視教育質量,聘請名師,造就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其中,既有喬石、姚依林、尉健行等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又有梁守磐、陳凱先、方成、葉瀾等院士、博士生導師,還有謝晉、趙長天、束景哲、李魯寧等著名導演、知名學者等。學校在2005年3月通過市教委審批,被命名為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初級中學,也是虹口區乃至上海市的一所著名初中

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科委命名的「九五」中小學科技教育[1]實驗校,是上海市和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研實驗基地,是上海市文明單位。新校區處於虹口區瑞虹新城中心地帶,新廣路296號,環境優美,學習風氣相當不錯。

師資力量

學校具有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其中有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師1人,「五一」全國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特級教師[2]5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高級教師45人(占全體教師46%),研究生12人,名特教師張思中、陸繼椿、吳傳發、劉定一等在全國和上海教育界有較高知名度。2000年在全國第二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比中,該校有兩個課題獲得二等獎(基礎教育最高二等獎),占上海普教系統成果的三分之一。近年來,學校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2000年有2人獲全國青年教師評比一、二等獎,4人獲上海市青年教師大獎賽一等獎,11人獲區青年教師大獎賽一等獎,卓國誠等8人被推薦為上海市級青年骨幹教師。

視頻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 相關視頻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
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第一中學 加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