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勞民傷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勞民傷財
láo mín shāng cái

近義詞事倍功半舍本求末因小失大

反義詞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出 處 :《周易

體 裁成語

屬 於 :貶義詞

勞民傷財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拼音是láo mín shāng cái,意思是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現也指濫用人力物力。出自中國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書《周易·彖傳》。

原文

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1]

譯文

「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節卦為什麼亨通呢?因為剛健和柔順被區分了。

過分地節制,是不可以守正道的,因為前進的道路已經窮困了。說明節製得太過分了,物極必反,大家要起來反對這種節制。需要怎麼做呢?

要喜悅地去節制,在適當的時位節制,遵循中正之道就能亨通。「說」(喜悅)是針對下卦的兌卦而言,因為兌卦主喜悅;而「險」指上卦的坎卦,坎為險,這是號召大家要喜悅地、發自內心地節制,這就是九五爻說的「甘節」,這樣才有利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去克服艱難險阻。

天地是有節制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環以此形成,按照禮節之道來制定典章制度,就不會浪費錢財,也不會傷害老百姓。這句話是從天道講到人道,天道都要節制然後形成四時,人道也要節制才能保民聚財。

典故

洪武元年,蘄州進貢竹簟(貴重的竹蓆,多作裝飾)。太祖皇帝說:「從前人進貢,只有衣服、食品和器皿,從來沒有娛樂玩物。現在蘄州自願進貢竹簟,雖然是用的東西,可是我如果接受了,恐怕天下風聞,都爭着來獻稀罕的東西,勞民傷財之風就開始了。」下令退回。

十一月,山西汾州官員上書說:「今年汾州大旱,朝廷已經免了這裡老百姓的田租。秋後收成很好,老百姓都想交租,請下令徵收。」太祖皇帝說:「孔子說治理國家,寧可沒飯吃,也不能無信義。這個人是想剝削老百姓來討好我,指望得到什麼恩寵。所謂巧取豪奪的正是這些人。老百姓遇到大旱,秋後雖然有收穫,大概也僅夠糊口的。況且朝廷已經免了他們的租,難道還要出爾反爾嗎?」於是下令將東西退回給當地的老百姓。

視頻

秦始皇修建長城,勞民傷財的背後沒有什麼用?歐洲學者:害苦了歐洲

參考資料

  1. 勞民傷財,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