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刺茉莉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刺茉莉科
原圖鏈接

刺茉莉科(Salvadoraceae ),[1]雙子葉植物,草本,灌木,藤木或喬木,有時具刺。葉單一,大部分對生,有時互生,托葉無。雙性花,有時為單性花,聚繖花序,長在脈上,苞片有各種顏色;花萼筒狀或漏斗狀,先端 4-5 裂;雄蕊 1 枚或更多,不等長 ,花藥2室,縱裂;雌蕊 1 心皮,子房上位 ,1 室,底生胎座,胚珠 1 枚。果合萼果,花萼宿存與果實合生稱之。台灣有 4 屬 8 種,例如九重葛為常見之栽培木質藤本

簡介

喬木灌木,無毛或被白色絨毛,無或具腋生刺。托葉退化,呈極小的剛毛狀;單葉對生,全緣。花小,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排列成腋生及頂生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萼鐘形或卵形,3-4齒或4淺裂;花瓣4,分離或基部連合,芽時覆瓦狀排列;雄蕊4枚,著生於花冠管或花瓣基部,與花瓣互生,花絲絲狀或基部擴大,分離或基部連合,花藥卵形,背著,2室,藥室背對背,縱裂,藥隔通常超出藥室成一小尖突;無花盤,但具4枚鱗片腺體,與花絲互生,子房上位,2心皮,1-2室,胚珠每室1-2枚,直立、倒生,兩層珠被,花柱短,柱頭全緣或2淺裂。果為漿果核果,內果皮膜質紙質,不開裂。種子通常1枚,直立,球形或壓扁,種皮薄或軟骨質,無胚乳,子葉厚,基部心形,胚根直出。

分類

刺茉莉屬Azima Dobera Salvadora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在衛矛目,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分類法認為應該放在十字花目中,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分類法維持原分類。

分佈範圍

3屬9種,分佈於熱帶亞洲非洲

下級分類

  • 刺茉莉 Azimasarmentosa(Blume) Benth. et Hook. f.
  • 直立灌木,具長2-4米、攀援或下垂的枝條,小枝無毛。托葉2枚,鑽形,近宿存;具腋生刺,每一葉腋內1-2枚,長0.2-1.6厘米,勁直,銳尖。葉片紙質至薄革質,卵形、橢圓形、寬橢圓形、近圓形或倒卵形,長2.5-8厘米,寬1-5厘米,先端急尖,有時具小尖頭,基部鈍或圓,綠色,有光澤,中脈在兩面突起,側脈和小脈不很明顯;葉柄長0.5-1厘米。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長4-15厘米;苞片長三角形,長0.8-2.5毫米,先端急尖,通常宿存。花小,雌雄異株或同株,同株時則常雜有少數兩性花,淡綠色;雄花:花萼鐘形,長2-2.5毫米,深裂,裂片鈍,直立,花瓣長稍超過花萼,長圓形,全緣或先端稍具細鋸齒,雄蕊較花冠長,花藥長圓形,長1.2-1.5毫米,花梗無或近無;雌花:花萼長1.2-1.5毫米,花冠與雄花的相同,但較短,退化雄蕊比花瓣短,不育花藥戟形,子房2室或為不完全的4室,花梗長1-8毫米;兩性花與雌花相似,但具發育雄蕊。漿果球形,直徑約6毫米,白色或綠色。種子1-3枚。花期1-3月。
  • 產廣東海南(崖縣) 。生於平野疏林下。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

相關用途

德國科學家發現,植物激素茉莉酸不僅可控製油菜花萌芽階段的生長,還能激發花蜜生產該研究對油菜的高產將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 綜合》雜誌網絡版上。

騰訊視頻


茉莉簡易的扦插方法,生根發芽就這麼簡單



參考文獻

  1. 刺茉莉科. 認識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