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凌源高蹺秧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凌源高蹺秧歌

凌源高蹺秧歌,高蹺秧歌是凌源地區傳統的群眾性秧歌舞蹈活動。據地方志記載,其清代即已出現,清末民初是其鼎盛時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凌源高蹺秧歌舞蹈語彙豐富,舞姿優美,造型生動,充滿遼西濃郁的鄉土氣息。

基本內容

中文名:凌源高蹺秧歌

遺產級別:省級

遺產編號:Ⅲ-22

遺產名稱:高蹺秧歌

國家:中國

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單位:凌源市

所屬地區:朝陽·凌源市

省份:遼寧

申報日期:2008

基本介紹

文化遺產名稱:凌源高蹺秧歌

所屬地區:遼寧·朝陽·凌源市

遺產編號:Ⅲ-22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8

申報人/申報單位:凌源市

遺產級別:省級

遺產簡介

凌源高蹺秧歌是遼南高蹺秧歌的一個分支。據地方志記載,清代凌源高蹺秧歌即已出現,清末民初進入鼎盛時期。歷經幾代人的傳承與發展,凌源高蹺秧歌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表演者根據故事情節和表演的需要扮演各種人物,腳踏木蹺,身着彩衣,手持摺扇或手帕等物,隨着鼓樂節奏邊行邊舞,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   

凌源高蹺秧歌表演人員(當地稱為角上的)少則二三十人,多則七八十人,加上會首、旗手、鼓樂隊等(統稱為角下的),有的可達近百人,給人以隆重、大氣之感。人物扮相和服飾也非常講究, 一般包括正公子、丑公子、包頭、漁翁(老生),此外還有扮成戲曲中人物的(當地叫戲出子),所着服裝和古裝戲劇服裝基本一致。   

凌源高蹺秧歌主要有三類:一是「下出子」,以舞姿表演、啞劇表演、即興演唱為主,伴奏樂器有嗩吶、鈸、鼓等;二是「上打家什」,以扮演「漁、樵、耕、讀」為主,伴奏樂器沒有嗩吶,主要以挎鼓、顛鑼為主;三是「扮出子」,演員扮成某出戲劇中的人物,但不表演該劇目的情節,隨着文武場的節奏和其他隊員一樣表演。   

凌源高蹺秧歌多為打場表演。表演技巧講究「扔、跨、蹲、別、擰」五字硬功,如丑公子的角色,對踩腿子的功夫要求就比較高,需要表演「鷂子翻身」、「落地叉」 、「鍘草節」 、「就地十八滾」等高難動作,步法靈活,動作無拘,特別是在啞劇節目中表演的「撲蝴蝶」、「頂燈」、「開茶館」等絕活,頗具古代「百戲雜耍」的遺風。它的獨特性及藝術性受到了上級文化部門的關注。1983年,國家和省市文化部門曾對凌源刀爾登高蹺進行專門考察並錄像。

高蹺秧歌

高蹺秧歌又稱高蹺,是一種廣泛流傳於中國各地的漢族舞蹈,因舞蹈時多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高蹺秧歌的歷史久遠,源於古代百戲中的一種技術表演,北魏時即有踩高蹺的石刻畫像。 據可考史料,遼西高蹺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主要特點

遼西高蹺秧歌

特點是蹺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達240公分,演員需坐在房檐上綁蹺腿。因蹺高且富彈性,舞者為保持全身平衡,雙臂必須上下不停擺動,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構成遼西高蹺「大大舞」的基本動律。也因為蹺高,遼西高蹺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別、擰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態,動作瀟灑漂亮,場面熱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現了遼西人的豪邁性格。

遼西高蹺秧歌有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一為家族傳承,如大薛鄉三屯村第一代傳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傳了五代;二為師徒傳承,如營盤鄉范屯村第一代傳人朱有餘(1864年出生)傳了四代;三為自然傳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深受群眾喜愛,許多愛好者在不斷觀看演出中自學成才,成為新軍。

遼西高蹺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在當地及省內外有着廣泛的群眾影響。

由於遼西高蹺秧歌的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乏人,其表演技藝特別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特高高蹺」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海城高蹺

全稱海城高蹺秧歌,是海城人民群眾傳統文化活動形式之一,也是海城鄉土風情一大習俗。海城高蹺秧歌屬大鼓高蹺,是遼南高蹺的一支,是遼寧較大舞種,高蹺表演的主要特點是扭、逗、浪、相。

"扭",是海城高蹺韻律的基本特徵。其基本要領可以概括為"扭腰、展臂、挽腕、屈膝、提氣"。男女演員通過令人眼花繚亂的20多種表演花樣,默契配合,裙飛扇舞,扭到哪裡哪裡就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逗",是幽默表演逗人開心以及演員之間互相交流情感的表現手段。在逗的過程中,富有特色的抒情性動作得以充分發揮,令人耳目一新,完全表現了基層百姓的歡樂與喜悅。

"浪",是藝人論藝術美的代稱。優美、端莊、風流、瀟灑的格調,灑脫、利落、柔美、俊俏的表情,將人物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浪"就是美,就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相",就是"鼓相",是海城高蹺向高水平表演技巧攀登的階梯,也是它與其它秧歌的區分點。通過"叫鼓亮相",在表演中轉化情緒、變換節奏,使舞蹈呈現異峰突起之勢,突出海城高蹺火爆、自由、熱烈、奔放的個性。

海城高蹺之所以技高一籌,還在於它集"歌、舞、戲、雜、武"五門藝術形式的精髓於一身,並提煉升華,自成體系,塑造出一批高蹺特有的人物造型和臉譜藝術,從而形成獨特的風格。 海城高蹺秧歌經過不斷地演變和發展,形成獨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堪稱是以舞蹈為主體的綜合性廣場藝術。 歷史悠久的海城高蹺發展到今天,已經有300多年歷史。

相關知識

凌源市位於遼寧西部,由地級朝陽市代管。因大凌河發源地而得名,位於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區)交匯處,是連接京瀋兩大都市群、溝通內蒙古腹地與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點城市。距瀋陽435千米,距北京371千米。

凌源市屬遼西丘陵山區的一部分,境內溝壑縱橫,山巒重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2010年末,凌源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2.5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7%。全市總面積3278平方千米,人口645836人(2012年)。下轄8個街道,12個鎮、10個鄉、239個行政村。

在其境內發現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在2007年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