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軍委二局安塞縣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紀念館(教育活動)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軍委二局安塞縣紀念館位於陝西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68件/套,教育活動15次,參觀人數1.34萬人次。

軍委二局簡介

軍委二局是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重要的技術偵察情報部門,在中央紅軍長征時,負責電訊偵察的軍委二局以其提供的一個個準確情報幫助紅軍擺脫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為長征取得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

早在1929年,周恩來便在上海秘密組建無線電人員培訓班,並委託蘇聯幫助訓練了一批電台工作人員。同時,中共中央特科人員打入國民黨高層和特務機關內部,獲取了一批國民黨軍政核心部門的密碼本。到20世紀30年代,這批接受培訓的電訊人員被分派到各支主力紅軍中,他們結合學到的技術和獲取的敵情,又結合實踐刻苦鑽研,從其中找到了編碼規律,掌握了破譯敵人密電的方法。中央蘇區紅軍從1931年的第二次反「圍剿」起,便開始截獲破譯國民黨軍的電碼,使得中共領導人在指揮第二、第三次反「圍剿」時對敵情了如指掌。隨着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紅軍繳獲了大量敵人的裝備,包括多部無線電[1]電台。為此,中革軍委決定將總參謀部執行偵聽、偵收敵人電台信號、從中獲取情報的偵察台從通訊部門中分離出來,成立軍委二局,專門執行無線電偵察任務,由曾希聖任局長。在中央紅軍長征前,中革軍委二局基本上已經具備了破譯國民黨軍隊各類密電的能力。

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由於國民黨軍各部大都在蘇區周圍相對固定的位置作戰,主要靠有線電話聯絡,這使得紅軍難以全部掌握敵軍的指揮和部署情況。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由於當時蔣介石對國民黨各軍、各師下達命令主要通過無線電報發送,敵軍的電令大多數都能被紅軍截收下來並破譯。蔣介石曾命令薛岳、何鍵等「追剿」兵團將紅軍在誘往湘西的路上「聚殲」,並命令貴州軍閥王家烈阻擊紅軍西進。12月12日凌晨,軍委二局破譯了國民黨軍截擊紅軍部署的密電。據此情報,當日傍晚中革軍委根據敵情調整了行軍路線,轉兵貴州,把幾十萬人的敵軍甩在了湘西,使紅軍獲得了主動。

遵義會議後,軍委二局及時截獲了國民黨軍各部相對分散的情報和敵人各部的準確位置,據此,毛澤東等紅軍領導人當即決定對國民黨黔軍、中央軍予以各個擊破的計劃。中央紅軍二渡赤水後的5天內,攻婁山關、占遵義城,以僅有7個團的兵力,殲滅和擊潰吳奇偉部2個師、王家烈部8個團,斃傷敵2400餘人,俘敵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支1000多支(挺)、子彈10萬發,取得了長征以來的最大一次勝利。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的半年間,由於白天行軍,無法進行截收、破譯工作。此時,紅四方面軍的電台還在川陝蘇區的固定位置,於是雙方採取分工:紅四方面軍在白天負責截收敵台信號,並將其破譯出來,把內容發給中央紅軍。天黑後,中央紅軍的電訊破譯工作開始,把截獲、破譯國民黨軍夜間的電報發給紅四方面軍。到1935年秋天,中央紅軍先期到達陝北,處於固定位置,遂和行進中的紅四方面軍的電訊破譯工作進行了「對調」。

1936年3月30日,中央紅軍主力於安底附近南渡烏江,國民黨各路大軍聞風而至。曾希聖提出「利用紅軍掌握的國民黨軍的密碼和電文格式,冒充蔣介石給周渾元、吳奇偉發電,將敵兩部主力調開」的建議,得到中央批准。假電發出後,周渾元、吳奇偉部果然開拔,中央紅軍遂順利渡過烏江。在軍委二局情報的幫助下,紅軍直入雲南,將國民黨軍圍堵紅軍的幾十萬人的大軍拋在了貴州。

值得一提的是,紅軍進入雲南後,國民黨軍為了防止電訊被破譯,開始編印多種密碼,每部電台各發10種秘本,每日調換,每10日再另發10種密碼。但紅軍破譯人員仍然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破譯了大量有價值的密電。此後,軍委二局的紅軍將士再接再厲,破譯並獲取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主力已在松潘完成集結等大量電訊情報,避免了紅軍可能出現的重大損失。

1935年10月19日,軍委二局隨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吳起鎮[2],12月5日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個技偵部門在陝北保安合併,組建成統一的中央軍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軍委二局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由保安移駐延安。

視頻

軍委二局安塞縣紀念館 相關視頻

國家文物局局長:去年博物館參觀量4.08億人次
"博物館學「發展史及未來研究趨勢

參考文獻

  1. 無線電是什麼?無線電簡介,搜狐,2020-12-10
  2. 延安吳旗鎮正式更名吳起鎮,搜狐,2007年06月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