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蒙古自治區重力場特徵及地質應用研究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蒙古自治區重力場特徵及地質應用研究》,作 者:蘇美霞,趙文濤,常忠耀 等 著,定 價:198,出 版 社: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頁 數:188,裝 幀:平裝,ISBN:9787562539995。

內容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重力場特徵及地質應用研究》以2010年底之前完成的1:100萬、1:50萬、1:20萬重力測量成果數據為基礎,編制了全區《布格重力異常圖》《剩餘重力異常圖》;搶先發售對剩餘重力異常進行了系統編號及解釋推斷,劃分了斷裂構造,初步圈定了地層單元、中新生代盆地[1]、岩體、構造岩漿岩帶的範圍,在此基礎上,搶先發售編制了全區《推斷地質構造圖》;完成了對全區重力場的分區及地質解釋,進行了構造單元的劃分;搶先發售研究了Ⅲ級成礦區(帶)重力場特徵及其地質意義,總結了重力推斷的深大斷裂、前寒武紀基底隆起區、構造岩漿岩帶與礦產的關係;對華北板塊與西伯利亞板塊界線的厘定等重大地質問題進行了探討,認為西拉木倫河深大斷裂帶應是華北板塊與西伯利亞板塊的終級縫合帶。對區內鐵、銅、金、、鋅、鎢、銻、稀土、鉬、銀、鉻、錳、鎳、錫、鋁土、螢石、磷、重晶石、硫、菱鎂礦20個礦種優選的160個典型礦床所在區域重磁場特等

目錄

章區域地質及地球物理特徵

節區域地質與構造

-、地層概況

二、侵入岩

三、內蒙古大地構造單元劃分

第二節岩石物性特徵

一、區域地層、岩漿岩的磁性參數及密度參數

二、區域地層、岩漿岩的磁性、密度及其場的特徵

第三節區域重磁異常特徵與區域構造格架

一、區域磁場的總體展布特徵

二、區域重力場的總體展布特徵

三、區域構造格架

第二章內蒙古全區重力資料地質解釋成果

節重力異常特徵分區及構造單元劃分

一、重力異常分區

二、構造單元劃分

第二節斷裂

一、斷裂劃分依據及分類

二、典型斷裂剖析

第三節侵入岩體

一、酸性侵入體

二、超基性侵入岩體

第四節沉積盆地

一、盆地信息識別及邊界圈定

二、典型沉積盆地重力異常的綜合解釋

第五節特殊地層解釋

一、地層信息識別及空間形態確定

二、與前中生代地層有關的局部重力異常的綜合解釋

第三章成礦區帶重力場特徵及其地質意義

節新巴爾虎右旗-根河(拉張區)銅、鉬、鉛、鋅、銀、金、螢石、煤(鈾)成礦帶(Ⅲ-5)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及成礦譜系

三、重力場特徵及推斷地質構造成果

第二節東烏珠穆沁旗-嫩江(中強擠壓區)銅、鉬、鉛、鋅、金、鎢、錫、鉻成礦帶(Ⅲ-6)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

三、重力場特徵及推斷地質構造成果

第三節白乃廟-錫林郭勒鐵、、鉬、鉛、鋅、錳、鉻、金、鍺、煤、天然鹼、芒硝成礦帶(Ⅲ-7)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

三、重力場特徵及推斷地質構造成果

第四節突泉-翁牛特鉛、鋅、銀、銅、鐵、錫、稀土[2]成礦帶(Ⅲ-8)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

三、重力場特徵及推斷地質構造成果

第五節華北地台北緣西段金、鐵、鈮、稀土、銅、鉛、鋅、銀、鎳、鉑、鎢、石墨、白雲母成礦帶(Ⅲ-11)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

三、重力場特徵及推斷地質構造成果

第六節阿拉善(隆起)銅、鎳、鉑、鐵、稀土、磷、石墨、芒硝、鹽類成礦帶(Ⅲ-3)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及成礦譜系

三、重力場特徵及地質構造推斷解釋

第七節華北陸塊北緣東段鐵、銅、鉬、鉛、鋅、金、銀、錳、鈾、磷、煤、膨潤土成礦帶(Ⅲ-10)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及成礦譜系

三、重力場特徵及地質構造解釋推斷成果

第八節鄂爾多斯西緣(陸緣坳褶帶)鐵、鉛、鋅、磷、石膏、芒硝成礦帶(Ⅲ-12)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及成礦譜系

三、重力場特徵及地質構造解釋推斷成果

第九節覺羅塔格-黑鷹山銅、鎳、鐵、金、銀、鉬、鎢、石膏、硅、灰石、膨潤土、煤成礦帶(Ⅲ-1)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及成礦譜系

三、重力場特徵及推斷地質構造成果

第十節磁海-公婆泉鐵、銅、金、鉛、鋅、鉬、錳、鎢、錫、銣、釩、鈾、磷成礦帶(Ⅲ-2)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及成礦譜系

三、重力場特徵及地質構造解釋推斷

第十一節河西走廊鐵、錳、螢石、鹽類、凹凸棒石、石油成礦帶(Ⅲ-4)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成礦模式

三、重力場特徵及推斷地質構造成果

第十二節山西(斷隆)鐵、鋁土礦、石膏、煤、煤層氣成礦帶(Ⅲ-14)

一、地質概況

二、區域重力場特徵

第四章重大地質找礦問題的重力資料綜合研究

節全區礦產資源概況

第二節區內已知礦床所在區域重力場特徵

一、礦產與重力推斷構造岩漿岩帶的關係

二、礦產與重力推斷的基性超基性岩(區)帶的關係

三、礦產與重力推斷的太古宙古元古代隆起區的關係

四、礦產與重力推斷斷裂構造的關係

第二節重大基礎地質問題研究

一、本區古板塊匯集帶的地球物理標誌

二、華北板塊北緣晚古生代(晚石炭世-早二疊世)活動陸緣帶

三、西伯利亞板塊南緣晚古生代(石炭紀為主)活動陸緣帶

四、華北板塊與西伯利亞板塊之間晚古生代(石炭紀-早二疊世)複合型縫合帶

第五章重力資料研究方法及技術要求

節重力資料研究方法

一、重力工作程度

二、數據處理方法

三、剩餘重力異常的篩選

四、地質解釋方法

五、地質解釋可靠性分級

第二節圖件編制方法

一、編製圖件的統一說明

二、重力工作程度圖

三、布格重力異常圖

四、剩餘重力異常圖編制

五、全區重力推斷地質構造圖

六、典型礦床剖析圖

第六章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圖集一內蒙古自治區鐵鋁金銅鎢銻鉛鋅稀土典型礦床地質-地球物理圖集

附圖集二內蒙古自治區銀錳錫鎳鉻磷螢石硫鐵菱鎂重晶石典型礦床地質-地球物理圖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