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盤水師範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六盤水師範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始於1980年的六盤水大專班生物科,1981年招收第一屆學生(學制二年)。1985年六盤水大專班改名為六盤水師範專科學校,生物科易名為生物系並招收三年制專科學生。2001年與貴州師範大學合作招收生物科學(師範類)本科學生,先後共合作培養了3屆畢業生。2005年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六盤水市師範學校合併,生物系增加了地理教育專業,也由此改名為生物與地理科學系。2009年3月六盤水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六盤水師範學院,2011年,地理教育專業分出成立環境與資源科學系,生物與地理科學系相應更名為生命科學系。2017年5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學院現有生物科學[1](理學師範類)、植物科學與技術(農學植物生產類)和動物科學(農學動物生產類)3個本科專業。2017年開始與遼寧師範大學合作培養教育學研究生。

教學團隊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現有教職工31人,其中教授6人、正高級實驗師[2]1人、副教授17人、高級實驗師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5人、碩士學位的6人(在讀博士1人);獲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市管專家5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學術帶頭人5人。2名教師被遴選為貴州大學碩士生兼職導師,3名教師被聘為遼寧師範大學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8名教師被遴選為貴州師範大學碩士生兼職導師。組建獲批省級動物學教學科研團隊、市級植物資源與環境生態研究創新團隊、校級微生物學教學團隊和植物學教學團隊。

平台建設

學院建有貴州省特色農業種質資源開發與利用教育廳重點實驗室、貴州西部民族藥用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市級重點實驗室、六盤水生物學開放實驗室和基礎生物學實驗中心等教學、科研實驗室,使用面積3100餘平方米。其中基礎生物學實驗中心於2013被批准為貴州省青少年科普基地,2017年網評獲貴州省我最喜歡的科普基地之一。現有LC-2010高效液相色譜儀、熒光定量PCR儀、德國艾本德梯度PCR儀、美國9700型PCR儀、ND2000核酸及蛋白質分析儀、奧林巴斯熒光顯微鏡等科研、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700餘萬元。

科研成果

自2012年以來,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共承擔科研及教改項目113個,項目經費總計1300餘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個、省部級項目28個、省教育廳項目19個。發表13個新物種,其中兩棲類7個,昆蟲1個,真菌5個;發現貴州省鳥類新紀錄5個、爬行動物1個,兩棲動物1個,植物新記錄70餘種。教師發表科研及教改論文105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1篇,核心期刊論文47篇,教改論文9篇;發表專著2部,授權專利3項。學生承擔創新創業及科研項目27個,其中國家級10項,省級8項。學生髮表學術論文12篇。

在學科建設方面,「動物學」、「植物學」為省級重點支持學科;植物學、生態學為院級重點學科立項建設。生物學2016年獲省學位辦新增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規劃建設立項建設學科。已建成2門省級精品課程(植物學和植物生理學)、4門校級精品課程。

育人模式

在合作育人、實踐教學方面,生物科學專業與市區9所中學以及盤州市第二中學、六盤水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建立了三位一體合作育人模式,開展師範生合作培養。植物科學專業校內有1600平方米智能溫室1個,校內農學實踐基地20餘畝,與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實訓產學研基地1個,占地60餘畝;與6家涉農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實習實訓基地。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秉承「厚德博學、范行求真」的校訓,「格物致知,探索生命」的院訓,以「勤學善思,健體強能」的學風、「勤儉自學、立德樹人」的教風、「團結實幹,創新超越」的校風為宗旨,發揚「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的辦學理念,將我院建成特色鮮明,融入地方產業,服務地方能力強,在省內生物學研究方面有較高影響力的學院。

視頻

六盤水師範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相關視頻

六盤水師範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宣傳片
六盤水師範學院2016級新生軍訓匯演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