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孫勝緣何兩次隱退?(侯文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公孫勝緣何兩次隱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公孫勝緣何兩次隱退?》中國當代作家侯文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公孫勝緣何兩次隱退?

梁山首義元老公孫勝位列參與軍機的四巨頭之一,地位身份自然令人刮目相看,但緣何兩度退隱而且即使宋江也對其徒嘆奈何,須知,他可是最早倡議劫奪生辰綱的關鍵人物,沒有他跟劉唐的投奔晁蓋義舉,或許就沒有水滸各路英雄的粉墨登場。那麼原因何在呢?筆者以為:這跟以下七個人物密切相關。

一是失望於晁蓋

公孫勝屬於孤家寡人的單幫獨行俠客,投奔的晁蓋原本使其仰慕已久,以此放棄悠閒道人生活,準備塵世間建功立業,能夠上山落草也自在其預料之中,隨着梁山的日益壯大,一清道人不喜反憂,何故?緣於他對晁蓋是失望了,在梁山他沒有親隨,唯有的就是托塔天王的哥哥蔭庇,可是江州劫牢之後,晁蓋居然提出讓位於宋江,這不由得使公孫勝悵然若失,以他的睿智眼光,他已然看出晁蓋並非宋江的對手,而且自己的唯一靠山就是晁蓋,而且別無親近。所以就在迎接宋太公上山的宴會上順勢提出回家關顧老母的心愿,那也水到渠成。此時不退更待何時?

二是忌憚於宋江

公孫勝自然不是宋江的親派嫡系,何況宋江上山並且一應隨帶壓倒多數的強悍將領入伙,李廣秦明李逵戴宗張橫張順穆弘李俊燕順等多位好漢哪個值得小覷?還有的就是首義七雄個個還都沾染宋江通風報信的恩澤,無依無靠的孤家寡人自然會成為宋江排擠的天然對象,而且宋江上山之後的所作所為已然敲響了兩人不能志同道合的相反信號,與其身處危境與晁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如急流勇退自謀出路,全身而退較比漩渦漂流的爭鬥似乎來得合算,還用宋江斬殺自己嗎?

三是迴避於吳用

吳用當然是梁山的智囊核心人物,而且是實則縱橫捭闔的軍事指揮。憑藉一清道人的一雙慧眼,在晁蓋和宋江的你我選擇上,吳用肯定會站隊宋江,因為晁蓋大字不識一籮筐,而宋江筆吏嫻熟,江湖名氣遐邇有聲。江州派一出場就已然宣告兩大勢力的高低勝敗,自己在跟吳用的爭鬥中肯定甘拜下風,兩虎相鬥既無必要,也無意義,與其老鼠鑽在風箱裡兩頭受氣,毋寧回歸山林做個閒雲野鶴來得自在,因為梁山的天地似乎自己已然多餘,甚至會加重派別的明爭暗鬥,聽之任之也是最佳選擇。他自忖一拳難敵四手,能跟吳用強攖兵鋒嗎? 四是讓位於朱武

二次被迫出山之後,雖有自己破高廉、收喬道清、降樊瑞等赫赫戰功足可笑傲江湖,穩坐梁山。但此時的神機軍師朱武已在梁山作為宋江的棋子開始與自己分庭抗禮,論實力自己只有樊瑞項充李袞三將,何況也是宋江的親解其縛的江湖籠絡,而自己仿佛並未被三將感恩戴德,因其三人卻是李逵的副將;而朱武最起碼有楊春陳達周通李忠甚至史進魯智深等人的死心塌地地追隨抑或佩服。以此,他還是覺得自己類同虛設,因為行軍布陣都是朱武的特長,自己專擅的只是法術而已,軍陣真正的日常序列卻是朱武指揮排布,其實就是常務副總長,跟後起之秀的實力人物爭什麼短長呢?

五是擔心於蔡京

招安之後,梁山兵馬自然得受朝廷節制,而當朝權臣蔡京卻是自己的第一敵人。智取生辰綱的首謀即是自己,這眾所周知得不容置疑,晁蓋已死,自己就是敵我風口浪尖上的最大眾矢之的。而且他對奸臣蔡京的險惡為人自是洞察於心,朝中大臣都被其陷害無數,單憑自己孤掌難鳴煢影孓立的微薄之力,似乎確鑿只能成為刀俎魚肉,早晚吃定蔡京高俅童貫等四位奸臣的啞巴虧必是當然歸宿,因為三人都吃過梁山包括自己的苦頭。事實證明,公孫勝所慮的確不無道理,就連相對自己「罪惡」小於三人的宋江盧俊義都被毒殺而死,假如征戰方臘,自己的結局定然不會好於其右。你說是嗎? 六是憂傷於方臘

方臘建立政權攻城略地的壯舉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這在招安大計上面我們可以窺見公孫勝的影子,他從來沒有對招安行動推波助瀾,而是坐視旁觀,從未積極主動表達意見。他的消極正說明他的老謀深算的必要,此時無聲勝有聲,他知道自己制止不了宋江的招安之舉。那麼到了如此地步,同是強盜的志同道合之人,卻要同室操戈似乎有失公允,這還不同於征遼的民族抗爭,也不同於攻伐不成氣候的田虎王慶之戰,因為方臘政權政通人和,勢呈燎原,深入人心,似乎這才是公孫勝內心憧憬理想境界,可是自己卻去殺戮荼毒同志,實在問心有愧。能去嗎?

七是遵命於師父

幸好二次出山之前,他跟宋江有過君子約定:自己是借,就是臨時為梁山所用,這齣於自己對梁山的深厚感情;但不是賣,就是自己隨時可以告老還鄉,而梁山不能為難。還有的就是師父羅真人的「逢幽而止,遇汴而還」的預言使其刻骨銘心。以此一俟等到梁山兵馬屯駐汴京陳橋驛,公孫先生知道這就是自己歸隱空門的最佳時機,塵世奢望的亂絲已然斷絕,何來煮豆燃豆萁的悲劇重演?吾其還也,自己原本就跟宋江志不同不相與謀!無休止的浪費自身資源何況還是與自己的同志方臘兵戎相見,何苦呢?

所以,身為梁山四巨頭的公孫勝就毅然退隱江湖了。而且兩次隱退,宋江竟然沒有真正挽留,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兩人裂痕其實昭然若揭。江湖兇險的諸多人眾,即是也有同志朋友良師的緣由糾葛,也有敵人抑或對立面的幻影對壘,方才有了他的急流勇退而義無反顧。各得其所才會順其自然,大家想來,不是嗎?[1]

作者簡介

侯文君,山東沂源人,中學退休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