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山縣石刻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山縣石刻博物館,位於河南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8000件/套,開展教育活動1次,參觀人數1.7萬人次。

光山縣

光山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中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北枕淮河水,南依大別山,總面積1835平方公里,人口86萬。是中央辦公廳定點扶貧縣。

北國江南、智慧之鄉的光山,走出了司馬光、鄧穎超等偉人,是「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發生地。京九鐵路[1]縱貫南北,滬陝、大廣兩條高速在此交匯,有淨居寺、紫水塔等歷史古蹟,王大灣會議舊址等紅色景點和大蘇山、五嶽湖等自然景觀。是全國產糧大縣、中國名茶之鄉、中國生態魅力縣。

2019年5月9日,光山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

國際博物館日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2],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視頻

光山縣石刻博物館 相關視頻

博物館奇妙之旅(二)石刻藝術博物館
石刻藝術博物館採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