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元稹與韋從的愛情故事

元稹與韋從的愛情故事,社會風氣愈漸輕浮,人們那顆被鋼筋和水泥架空的心靈開始如浮萍般左搖右擺,沒了方向。於是一種畸形社會理念在主流之外蠢蠢欲動,並影響了很多迷茫的人,產生了不可小覷的消極的社會效應。高尚的感情被擱淺在了生活觀念的底層,人們在面對物慾橫流的社會,仿佛我們已經不再是主人,而是奴隸-----我們自己心靈的奴隸!

目錄

原文

不知為何,每當念出元稹這首已流傳了千年而至今仍溫度不減的佳句,總是心頭一顫,有一種震撼與感動從歷史的那一端來。

元稹,生於中唐後期,早年成才,十五登第,二十一歲便為官任職。後來,在其二十五歲之時,當朝的太子少保韋夏卿看中了河南籍的元稹,於是將自己的幼女許配給了他。韋從出身貴族,而元稹家中卻極為清貧

但是令我們感動的,同時也是讓元稹感動一生的是:她,一個豪門公主,和心愛的丈夫相濡以沫七年直至病故。她從未抱怨生活的清苦,而是和丈夫一起經營着家的溫馨。韋從在給遠方的元稹的信中這樣寫到「常言並食平常事,遙憶山深驛路長」,我幾頓飯並在一起吃也無妨,只是不知到遠方的你,山深路遠,能吃飽穿暖麼,這番情意,可謂深切!

韋從的離去在情感上給了元稹以「致命」的打擊,他用了一生的時間來思念她。元稹在<<遣悲懷三首其二》中寫道:「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韋從雖然只陪元稹走過了短短七年,說來也還不到人生一個輪迴的十分之一,且未為元留下兒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女人她是成功的,她贏得了元稹的一生。在其故後,元稹的悼亡詩中有絕大多數是寫給她的。

有點值得提一下的是:自古經歷喪偶之痛者,不在少數,也可以說是人之常情。多數人不過痛苦一陣,然後面對現實,很快重又續弦。元稹其實也可以沒有任何「輿論壓力」地去續弦,但是他沒有,終身沒有!為什麼呢?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讓我們來看一看元韋當年的生活狀況吧-----「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遣悲懷其三),其生活之艱辛可見一斑!這樣艱辛的生活非常人所能忍受,而韋從卻忍受了,且更是難能可貴的是,韋從依然愛着丈夫。

遣悲懷其二真是讓人讀之潸然淚下!

「昔日裡嬉笑之時說道彼此死後之事---當年戲言時必無任何顧忌,只是夫妻笑談。可如今,昔日的戲言,已是近日的現實!你的衣裳眼看就要給送完了(或許韋從曾說死後要將衣裳贈與別人),只有你做過的針線我還從未忍心打開過(仿佛這針線里依然留有你觸過的體溫和將來咱們在九泉下相會的憑證)。」

元稹仿佛在歷史的彼岸用這首詩向世人講述着他為何終生念念不忘着韋從。

讀罷此詩,尤其是後兩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相信每個人的心頭都會感到一陣悲傷的纏繞————涼意漫上,一種悲傷而不能言傳的陰鬱之情!

如果說韋從以七年的艱苦相守,至誠至切,贏得元稹的一生是偉大的;那么元稹在感情方面也同樣是偉大的!他用畢生的時間恪守着他對妻子的「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諾言!他在《遣悲懷其三》中這樣對妻子說道「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他說「韋從呵,古人說夫妻死後要想同穴而葬,不過為求來生再會,但是要知道這是多麼難以期待的啊(即便再會,還能記得前生之事麼)。所以我願意終生不續,'終夜不眠』,來報答你陪我過的,因為生活的貧困而少有歡笑幸福的一生」。

元稹之情不也同樣感天憾地?

展望當下,還有幾人如元稹終生痴情?又還有幾人如韋從的艱苦相守?

社會風氣愈漸輕浮,人們那顆被鋼筋和水泥架空的心靈開始如浮萍般左搖右擺,沒了方向。於是一種畸形社會理念在主流之外蠢蠢欲動,並影響了很多迷茫的人,產生了不可小覷的消極的社會效應。高尚的感情被擱淺在了生活觀念的底層,人們在面對物慾橫流的社會,仿佛我們已經不再是主人,而是奴隸-----我們自己心靈的奴隸!親愛的朋友啊,抽點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地和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虔誠地交流吧。或許你會發現:歲月的腳步真的走的很急,而生活的美景我們也真的忽略太多!

讓我們的心靈從現在開始---坦然,恬靜,真誠;讓我的生活從現在開始----充實,美好,溢滿陽光![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