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傣味

傣族的飲食具有獨到之處而又富有特色,以酸見長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傣家人認為,

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署解熱;吃甜的,能增加熱量,解除疲勞;吃辣的可以增進食慾,

預防傷風感冒;而吃生的,則可保證營養。傣家人還認為,傣味的酸,則要酸得爽口。如酸扒菜、酸醃筍、

酸醃魚、酸肉、酸木瓜煮牛肉、酸筍煮雞、酸帕貢菜、碎汁醃菜等等都是傣味中富有特色的酸菜系列。

口 味 酸,甜,苦,辣,鮮

目錄

基本介紹

傣族的飲食具有獨到之處而又富有特色。在人們心目中,往往把酸和傣族聯繫在一起,無酸不成餐已

成了傣族的飲食習慣,「酸擺夷」的稱謂便是由此而來的,以酸見長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傣味特色

傣家人認為,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署解熱;吃甜的,能增加熱量,解除疲勞;

吃辣的可以增進食慾,預防傷風感冒;而吃生的,則可保證營養。傣家人還認為,傣味的酸,則要酸得爽口。

如酸扒菜、酸醃筍、酸醃魚、酸肉、酸木瓜煮牛肉、酸筍煮雞、酸帕貢菜、碎汁醃菜等等都是傣味中富有特色的酸菜系列。

要甜,則甜得出奇。傣家人喜歡吃西瓜、香瓜、麻蒼蒲、菠蘿、香蕉、芒果、黃泡等,有時還要在這些甜果中放上白糖,上桌當菜吃。

要苦,則苦得有味。有的菜聞着苦,吃起來更苦,但越苦越有味,越苦越愛吃,傣家人視苦味為一道清涼解暑的佳肴。

主要菜譜有:色鮮味美的撒撇、牛苦腸、魚苦腸,還有當地特有的馬蹄菜、帕錫介、莫吉利花、帕浪翁等等。

要辣,則辣得過癮。在德宏一帶生長着沖天辣、小米辣、象鼻辣、花呆辣、燈籠辣等等,可說是辣中之王,

而以辣味為作料烹飪的菜餚也是傣家人的一大飲食特點,蘸水碟少不了小米辣,燒牛肉絲、南純秀、巴純、肋純都以辣為特色。

要生,則生得鮮嫩。傣家人認為,吃生的,味道鮮美,可口舒心。生豬肉、生牛肉、生鹿肉、生魚、生螞蟻等等都是在美味之列。

烹飪方法

除此之外,德宏傣族的烹調技術也很講究,如:烤、炸、煎、煮、涼、蒸等等,可謂囊括了傣味烹任全法。

烤菜有雞、牛肉丸子和牛肉鬆、豬肉、鯉魚和鱔魚,全用一種清香宜人的山茅草包裹,內加各種香料蔬菜烤熟,

味鮮,肉嫩,易嚼,營養成分基本上被保留了下來。特別是鱔魚劃成薄薄的小片,牛肉丸子插上堅韌的草根,讓人不知何物,胃口大開。

炸菜最奇最怪的要算青苔片、苦涼菜、酸芭蕉片、牛皮膠條,這是滿漢全席、川粵蘇閩菜里絕無的東西。

煎的如青椒包肉。炒的是臭蒸雞蛋,名臭實香,香中微有苦涼氣,令人回味再三。

煮的如酸筍雞,那真是一道色香味美俱全,古樸、清淡、鮮香的美味[1]

參考文獻

  1. 傣味,搜狗, 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