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偷鴨求罵

近義詞

反義詞

出 處 :《罵鴨

體 裁成語

屬 於 :貶義詞

偷鴨求罵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講了一個人偷鴨求罵的故事,表達了當時人們的道德價值觀。偷鴨雖不是大事,卻是不道德的事,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批評。這個小偷尤其不能讓人原諒的是,自己做了錯事不說,還誣陷他人,這就更應該受到批評乃至懲罰了。出自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罵鴨》。

目錄

原文

邑西白家莊居民,盜鄰鴨烹之。至夜,覺膚癢。天明視之,葺生鴨毛,觸之則痛。大懼,無術可醫。夜夢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罰,須得失者罵,毛乃可落。" 而鄰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嘗征於聲色。某詭告翁曰:"鴨乃某甲所盜,彼深畏罵,罵之亦可警將來。"翁笑曰:"誰有閒氣罵惡人!"卒不罵。某盜窘,因實告鄰翁。翁乃罵,其病良已。

異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者之宜戒也: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1]

譯文

淄川城西白家莊的某人,偷鄰居的一隻鴨子煮着吃了。夜裡,覺得全身發癢;天亮後一看,身上長滿了一層細細的鴨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沒有辦法醫治。夜裡,他夢見一個人告訴他說:「你的病是上天對你的懲罰,必須得到失鴨主人的一頓痛罵,這鴨毛才能脫落。」而鄰居老人向來心慈仁善,心胸寬闊,生平丟東西,從來不喜怒於色,大發脾氣。偷鴨人很奸滑,便撒謊告訴老翁說:「鴨子是鄰居某某所偷,他非常害怕別人罵,罵他可以警示他將來(再來偷鴨子)。」老翁笑道:「誰有那麼多工夫生閒氣,去罵這種品行惡劣的人。」一直不肯罵。偷鴨人很難為情,只好把實情告訴了鄰居老翁;老翁這才肯罵,那人身上的鴨毛果然退去。

寫怪異故事的人說:「太厲害啦,偷盜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盜居然渾身長出鴨毛!太厲害啦,罵人的人真的應該小心啊:一聲罵竟然會把盜賊的罪孽減輕!但是,行善也是有方法的,那鄰居老人,是在用罵的方法行善事。」

典故

有個人偷了鄰居老人的鴨子,渾身長出鴨毛。夢中有人告訴他,這是偷東西的懲罰,要讓失主痛罵一頓才能痊癒。偷鴨人跟老人謊稱另一位鄰居偷了他的鴨子,老人心慈仁善,生平丟東西,從來不發脾氣,偷鴨人無奈只得將實情告訴鄰居,老人剛罵,偷鴨人就立馬痊癒。「

視頻

偷鴨求罵

參考資料

  1. 偷鴨求罵,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