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倭館聖茂樂聖蒲樂齊修道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倭館聖茂樂聖蒲樂齊修道院是本篤會聖奧提來會在韓國慶尚北道漆谷郡倭館邑建立的一所修道院。

在君士坦丁時代[1]之前,羅馬還不是基督教中心。更古老、更廣大的基督教地區在北非和近東的大城市,如亞歷山大港[2]和安條克。

簡介

修道院成立於1952年,接收從中國延吉和朝鮮德源自治會院區南下的會士,他們因新上台的共產政權迫害而流亡。2011年有131位會士,現任院長是布拉西奧·朴。

本篤會

又譯為本尼狄克派,亦被稱為「黑修士」(得名於修會僧袍的顏色),是天主教的一個隱修會,是由意大利人聖本篤於529年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諾山所創,遵循中世紀初流行於意大利和高盧的隱修活動。其規章成為西歐和北歐隱修的主要規章。本篤會隱修院的象徵是十字架及耕地的犁。另外,在不同地方的舊天主教會、聖公會及路德會均有本篤會。

本篤會於9世紀漸漸興起。9世紀後,許多修院會規鬆弛。

10世紀時,法國克呂尼隱修院首先發起改革運動,稱「重修本篤會」。11世紀初在法國第戎附近的熙篤曠野又有熙篤會產生,在法國查爾特勒山聖勃路諾創辦有加多森會。15世紀-16世紀時,因會士到殖民地傳教,該會的隱修性質逐漸消失。

本篤會產生過24位教宗,4600位主教和五千多位聖人

視頻

倭館聖茂樂聖蒲樂齊修道院 相關視頻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
追憶傳教主保聖方濟各沙勿略-下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