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南海區博物館成立於1981年6月,新館(含石景宜博士博物館)館址位於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西樵山南門入口處,占地面積34396.7平方米(約52畝),總建築面積為14559.7平方米,新館建成後將成為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學術交流[1]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博物館,成為展示南海歷史文化、西樵山文化、廣府文化的重要場所。新館設有停車場、員工生活區和主體建築。停車場分上下兩層,員工生活區分兩層,每層500平方米,設有員工飯堂、員工宿舍區,主體建築有三層,地下一層,地上二層。

館藏文物

南海區博物館位於南海區西樵鎮西樵山環山路山南入口東側,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常設展廳共七個,分別為《南海記憶》、《南海群英》、《館藏書畫》、《廣府風情》、臨時展廳和《石景宜珍藏展》。現有館藏文物共2089件。現有館藏文物共2100餘件,其中二級文物24件,三級文物658件。同時管轄康有為故居、紀念館、陳啟沅紀念館等單位。

南海博物館·石景宜博士博物館

由於南海博物館收藏、陳列展出了大量珍貴的南海歷史文物和近現代革命文物,因此每年都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學生來館參觀學習,南海博物館已成為南海及附近地區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及鄉土文化教育的主要課堂之一,1994年被列為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陳列

《南海記憶》展廳

南海博物館新館二層展覽的第一個展廳《南海記憶》,全面地展示了南海歷史文化內涵。第一單元是《西樵山——珠江文明的燈塔》,通過文物、多媒體資料等展示了西樵山的歷史文化;第二單元是《南海——珠江三角洲的明珠》,通過一系列場景再現了古代南海農耕、紡織、冶鑄、醫藥等行業的情景;第三單元《南海衣冠》,通過木匾、石刻展示了南海的文教昌盛、人才輩出。

《南海群英》展廳

南海背靠廣東省會,瀕臨珠江出海口,交通方便,在近代又是個得風氣之先的地區,比較早地受到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在這塊熱土上孕育了近代中國傑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康有為,中國第一個愛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中國近代民族機器繅絲工業第一人陳啟沅,在南京雨花台留下英名的羅登賢烈士等。展覽將南海歷史名人分為:一、近代歷代政治家;二、近代改革家;三、近代科技先驅;四、近代工業先驅;五、文化群英;六、南海志士;七、南海籍院士。

《館藏書畫》展廳

展出了南海籍的書畫名家作品,充分展現了他們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及對中國文化的貢獻,通過展覽期望人民緬懷先賢哲士,加深對古往今來文化澱積和翰墨丹青的了解,進而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2],使現代書畫藝術得以更加繁榮興旺。

視頻

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來到佛山南海博物館,裡面的人物形象表情太逼真了!
中國南海博物館的建立,正是為了展示南海的歷史與文化

參考文獻

  1. 未來的學術交流的方式 ,搜狐,2019-02-27
  2. 傳統文化,你了解多少?,搜狐,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