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英文名: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主要院系:工程學院、自然科學學院、醫學院、

類別 : 公立理工類研究型大學

創辦時間:1907年

學校地址:倫敦

所屬國家:英國

帝國理工學院」一般是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1]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是一所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2],建立於1907年,是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和國際科技大學聯盟成員,是世界最具創新力大學之一[3]

其設有工程學院、自然科學學院、醫學院和商學院四個學院,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4]

快速導航 學校排名相關學校 中文名稱 帝國理工學院 外文名稱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現任校長 Alice.P.Gast (葛思蘭) 創辦時間 1907年 知名校友 陳吉寧、姚桐斌、黃緯祿 校訓 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科學是帝國的榮耀和蔽護) 簡稱 Imperial、IC、帝國理工 主要院系 工程學院、自然科學學院、醫學院、商學院 所屬地區 英國倫敦 類別 公立理工類研究型大學 目 錄 1學校介紹 學校簡介 G5超級精英大學 學校歷史 學校特色 學校排名 學術優勢 學術實力 2環境設施 校園環境 設施服務 3院系設置 工程學院 醫學院 自然科學學院 商學院 4與中國的合作 5住宿 6申請程序 本科生 研究生 語言要求 7知名人物 各界知名人物 諾獎得主 菲爾茲獎得主 8學費開銷 分類開銷 9相關學校

學校介紹

學校簡介

帝國理工學院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5]」,代表了英國最頂尖的科研實力、師生質量、經濟實力。其五位成員通過在相關科研領域的密切合作,獲得了更多的政府教育與研究財政預算,同時為英國學術領域注入新活力[6]


帝國理工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共有四個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自然科學學院和商學院。通常被認為是英國最嚴格的大學之一,它授予一等學位的比例和每年的淘汰率都十分引人矚目,儘管它是英國入學標準最高的大學之一。

帝國理工一貫在英國及世界各種大學排名中名列五強。綜合各種大學排名數據,儘管帝國理工是專攻理工學科的大學,它仍然能夠占據綜合排名前五的位置,同時排在許多工程和醫學院排名的三甲。

從世界上來說,2019年QS全球大學排名表顯示,帝國理工位列世界第8名,英國第3名。在工程和信息技術世界排名第六位(歐洲第二),醫學世界排名第九,科學世界排名第十一,金融專業排名世界第十三,商學院排名在歐洲名列前茅。學校的管理學碩士項目(Master in Management)在2014年Financial Times的全球管理學碩士排名中列第19位。

帝國理工學院擁有大約2,800名研究人員,其中74名為皇家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85名皇家醫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84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其中包括機械工程系中國教授林建國和生物醫學工程中心主任楊廣中教授[1]。同時,帝國理工過去的成員中,有14個諾貝爾獎和3個費爾茲獎得主。2004-5年度,學生總數11,152人,其中海外學生(非歐盟)約占26.5%。

2014年一月,美國理工名校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校長Alice P Gast接受帝國理工學院邀請,擔任新一屆帝國理工學院校長。帝國理工學院迎來了一位鬥志昂揚、學術精湛的女校長。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G5超級精英大學 帝國理工是「G5超級精英大學」之一。「G5超級精英大學」集團(The Group 5)建立於2004年,其五位成員通過在相關科研領域的密切合作,獲得了更多的政府教育與研究財政預算,同時為英國學術領域注入新活力。五位成員中,牛津大學位於牛津,劍橋大學位於劍橋,其餘三所大學均位於英國首都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於1907年成為大學聯邦倫敦大學的一個加盟學院,2007年7月在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授權下,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仍然留在倫敦大學聯盟(UOL)內。

學校歷史

帝國理工學院

帝國理工於1907年由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1845建立的皇家科學院(Royal College of Science)、大英帝國研究院(The Imperial Institute)、皇家礦業學院(Royal school of mines) 和倫敦基蒂戈蒂學院(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合併組成,儘管這三所學院仍然在憲制上保留着自己的實體,帝國理工學院在1907年七月獲得了皇家特許狀,成為一個實際上統一的實體。1960年代,隨着兼併前帝國學會(Imperial Institute),南肯星頓校區基本成形。隨後,聖瑪麗醫院醫學院(1988),國家心臟和肺學會(1995),查令十字和威斯敏斯特學校(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schools,1997)先後併入帝國理工,組成醫學院,作為帝國理工學院的第四個憲制學院。1997年,帝國理工醫學院兼併了皇家研究生醫學院,皇家婦產科學會,2000年又兼併了肯尼迪風濕病學學會。

同樣是2000年,帝國理工又兼併了並不是十分知名的崴學院(Wye College)作為它的一個分校區,主要研究環境科學。人們認為帝國理工學院的目的主要是獲得崴學院所擁有的大量土地,帝國理工學院於2005年12月6日宣布崴校區吸引了10億英鎊的投資,將被建成一個世界級能容納12,500人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

2002年,維持了幾十年的憲制學院系統被廢除,而採用了新的院系制度。

2005年底,學院宣布將合併物理科學院(Faculty of Physical Sciences)和生命科學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組成新的自然科學院(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年12月9日,學院宣布計劃退出聯邦制的倫敦大學,並正式開始與倫敦大學磋商相關事宜。2007年,學院成立100周年之際,正式脫離倫敦大學,成為一所獨立的大學。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學校特色

作為一個專致於工程技術的大學,帝國理工在英國與麻省理工學院在美國擁有相似的規模與聲譽,其研究水平被公認為在英國大學三強之列。擁有大約2,800名研究人員,其中74名為皇家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84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85名皇家醫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同時帝國理工學院過去的成員中,有14個諾貝爾獎和3個費爾茲獎得主。學生總數超過17,000人,海外學生約占1/4,近一項調查表明,帝國理工學院畢業生的起薪為英國之最。

學習 上的壓力比較大,課業繁重,課業負擔以及淘汰率較高。一等學位授予率低。

學校排名 在《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US News 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四大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大學排名中,帝國理工學院均名列前茅。

在2019 《QS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世界第8位,英國第3位,歐洲第4位;在2018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世界第8位,英國第3位,歐洲第3位;在2018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名列世界第24位,英國第4位,歐洲第5位;在2018《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世界第17位,英國第3位,歐洲第3位。[2][3][4][5]

學術優勢

全校約有17,000名學生及約8,000多名教職人員,有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醫學院士總計235名之多,其科研實力可見一斑,帝國理工通常被認為是世界前十的頂級研究型大學,在學術界更是有着無以倫比的聲望。

此校在1996年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研究評估中,National Heart、Lung Institute、純數學、電腦科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礦業工程、Metallurgy 和 Materials等;以及Pre-Clinical Studies、生物化學、生物科學、化學、物理、應用數學、統計及運算研究、工程、電機及電子工程、歷史等均取得得5星。

帝國理工學院於2013年5月9日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共同發起並創立了科學與工程南聯盟(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onsortium), 為凝聚學識見解和資源所建構之集團,倫敦國王學院也在隨後加入了該聯盟。這是英國最強大的科學聯盟與集團,亦為世界最領先的科學和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學術實力

英國教育界有 「三足鼎立」的說法,認為文科最好的院校是牛津,理科最好的是劍橋,工科則非帝國理工學院莫屬了。儘管帝國理工的歷史比牛津劍橋要短,但從1907年建立之初起,它便以濃厚的皇家背景和雄厚的經費實力而呈現出逼人之勢,很快躋身世界頂級名校之列。帝國理工與許多大公司淵源頗深,產業化程度很高,占有英國全國研究經費的1/7。作為歐洲最負盛名的工科院校之一,和牛津劍橋一樣,帝國理工學院不僅入學的門檻極高,學費也要比其他院校高,有人稱之為英國最貴的大學。

帝國理工在2006年英國《泰晤士報》的全英排名榜中排行在第三位;在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的研究評估中,National Heart、Lung Institute、純數學、電腦科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礦業工程、Metallurgy 和Materials等均取得5星,而Pre-Clinical Studies、生物化學、生物科學、化學、物理、應用數學、統計及運算研究、工程、電機及電子工程、歷史等均獲得5星(分數由5星至1星,最高為5星),其中土木工程系在2013年QS專業排行中高居世界第一,作為帝國理工的王牌專業之一,土木與環境工程為中國培養了大批人才,包括前任清華校長陳吉寧,新鴻基的郭炳湘兄弟。

作為一個專致於科學技術的大學,帝國理工在英國享有和麻省理工學院在美國所享有的聲譽,研究水平公認為在英國大學三甲之列。擁有大約2,800名研究人員,其中73名為皇家院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84名為皇家工程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78名皇家醫學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同時,帝國理工過去的成員中,有14個諾貝爾獎和3個費爾茲獎得主。在英國大學排名中,帝國理工通常占據第三,甚至超越牛津劍橋之其中一所,排在第二。除了理工與醫學科系外,帝國理工的商學院在英國及全世界也有極高的聲譽。

帝國理工是英國收入最高的一所大學之一,在2009-2010年度,總收入達到約6億6千萬英鎊,約合10.89億美元,排名英國第5。這些收入包括政府,慈善機構和商業機構的資助。2001年12月的研究評估中,75%的教員達到5*級,是英國最高的。學院評分為6.68(7分滿分),排名第二。

環境設施

校園環境

帝國理工學院

   帝国理工学校坐落于于伦敦标准的富人区--南肯辛顿,与著名的海德公园、肯辛顿宫(戴安娜王妃生前住处)仅咫尺之遥。这里的博物馆值得一去,很多大型超市也可步行到达。帝国理工学院的建筑风格有着典型的折衷派风格,集古典与现代为一体。

帝國理工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學,由眾多分散的校區組成,但大部分院系還是在南肯星頓校區,位於英國倫敦久負盛名的海德公園南邊和皇家阿爾伯特大堂旁,在倫敦的西敏寺市和皇家肯星頓和切爾西區交界處,

一個學術機構密集的區域。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皇家藝術學院,皇家音樂學院以及皇家地理協會都在附近。 還有兩個較大的校區並不在倫敦,貝克郡的Silwood Park校

區在和在倫敦東部60英里的崴校區(Wye Campus)。南肯星頓校區中央的女王塔,是校園裡的標誌性建築。塔高287英尺(85米),是從前帝國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物。它原來是

一座大樓的一部分,塔內還有以前設置水缸的大堂。在1960年代,帝國研究院拆卸,帝國理工學院在研究院的原址擴建。1966至1968年,塔進行改建,成為一座獨立的建築物。塔裡面懸掛着10口大鐘,是1982年

來自澳大利亞的禮物,以王室成員的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的王室成員生日或其它王室紀念日,大鐘都會在下午打響。

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圖書館,學院在南肯星頓校區還有一個中心圖書館,其中包含了科學博物館的圖書館,面向登記的公眾開放。中心圖書館,24小時開放,每周五晚23:00關閉進行打掃,周六上午11點重新開放。

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贈兩千七百萬英鎊幫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學院大樓,被命名為田中商學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之後更名為帝國理工商學院(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英女王伊

麗莎白二世於2004年命名田中商學院的正門為帝國理工學院的「正門」。

設施服務

計算機服務中心支持強大的PC機組和工作站,它們聯網成一個先進的,分布的計算機環境,並和互聯網相連。計算機可以進行辦公的應用,運算複雜的科學,數學,工程和畫圖,或發展編程。中心支持組對計算

機提供幫助和為提高和提供免費資料。

中心圖書館有學院所授所有學科的資料,特別是大學生和各學科之間的材料,還有推薦圖書的複合複印件。在同一座大樓內還有科學博物館圖書館,它有85萬卷藏書,4,500多種期刊,900多個讀者座位。有最新

的電子信息索取技術。

南肯辛頓校園有12個系科圖書館支持各自的學科。它們提供基本教科書的複印本,課程材料和收藏專有的研究材料。醫學院在所有的校園內有自已的圖書館。

圖書館計算機系統和校園網相連。計算機的數據庫可以在線查詢,通過CD-ROM工作站或互聯網。中心圖書館內的PC機有接口和所有的圖書館的電子服務相連。

在中心圖書館內,有極為豐富的科學、歷史藝術、文學、旅遊和其它學科的收藏。還有報紙、雜誌和磁帶和CD的音樂收藏。學生還可以免費使用倫敦大學其他學院的設施。圖書館書量:中央圖書館藏有350多萬本圖書和1,800本期刊。總藏書量725,000冊。校方與高科技資訊工業等聯繫緊密,學校亦鼓勵學生參與大機構的計劃工作,很多課程包括一年在歐洲學習 的內容,藉此來增加學科的實用性。

帝國理工學院的學生可以使用的圖書館很多,有學院的圖書館、各系的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科學博物館的圖書館等等。坐落於南肯辛頓主校區的中央圖書館總藏書量為750,000冊,讀者座位850個。

院系設置

工程學院

下屬10個院系:

航空航天系 生物工程系 化學工程系 土木與環境工程系 計算機系 戴森設計工程系 地球科學與工程系 電氣與電子工程系 材料系 機械工程系 醫學院 下屬8個院系:

臨床醫學研究院 醫學系 國家心臟和肺學會 公共衛生學院 外科與癌症系 李光前醫學院 健康科學學術中心 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基金會 自然科學學院 下屬5個院系:

化學系 數學系 物理系 生命科學系 環境政策中心 商學院 下屬3個院系:

金融系 創新與創業系 管理系[6]

與中國的合作

帝國理工學院是中國在英國最大的學術合作夥伴。2000名左右的中國學生在帝國理工學院學習 。

帝國理工學院與中國的重要合作包括:

帝國理工-華為 數據科學創新實驗室

中航工業帝國理工大學技術中心

浙江大學-帝國理工聯合應用數據科學實驗室

清華大學-帝國理工共建生物醫藥與健康工程創新學科

香港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科學院[7]

5住宿編輯 大約12500名學生中約3,100是住在學院自有或學院控制的住處。這兒有家具齊備的單人和合住的房間,和共用的休息室,廚房,洗澡間和洗衣房。一般地說,學校保證為大學一年級新生在學院內或學院間提供住處,其次優先安排第一年的海外研究生。學生宿舍辦公室將提供許多幫助為學生找到合適的住房,另外學生也可以選擇住在學校外。有包伙和自助兩種,新生全都有住校舍的保證,校方也可協助聯繫出租私房和旅館住房。

申請程序

本科生

本科生必須通過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即英國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在線申請。申請代碼為IMP150。由於國際學生名額有限,建議儘早申請。

研究生

碩士項目(含授課型和研究型):國內985、211大學本科畢業,平均分85分以上。對應英國學位要求為:最低二類A等榮譽學士學位以上。

PhD項目:要求至少碩士畢業,均分85分以上,國內本科畢業生一般不可直接申請。對應英國的要求為:本科二類A等榮譽學士學位+碩士畢業

帝國理工學院研究生項目一般未設定有截止日期,但如欲申請獎學金的話,國際學生建議在第二年7月1日前申請。授課型項目一般10月中旬開始開放申請,同時便開始審核材料,實行滾動錄取模式,錄滿便止。視專業不同,整個申請和錄取的過程可能一直持續到第二年8月份。

語言要求

帝國理工學院的語言要求分標準(Standard)和較高(Higher)兩種水準,Standard為雅思總分6.5以上,單項不低於6.0分;Higher要求總分7.0,單項不低於6.5。

知名人物

各界知名人物 黃緯祿: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姚桐斌: 中國「兩彈一星」元勛,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王大珩:中國「兩彈一星」元勛,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翁文波:中國地球物理學主要奠基人。

梁百先:空間物理學家。中國電離層電波傳播與空間物理研究領域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

王欽敏: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全國工商聯主席

陳吉寧:北京市市長,北京市市委副書記。曾任環境保護部部長,清華大學校長。

矯勇:水利部副部長

譚鐵牛: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副秘書長

張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玉珊:中國航空教育家和結構分析專家。

涂長望: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溫詩鑄:中國科學院院士。

趙天從:著名冶金學家。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Branislav Ivkovic:政治家

布賴恩·梅(Brian May):皇后樂團(Queen)成員,英國利物浦大學校長。

W. H. Perkin:苯胺染料的發現者。

Trevor Phillips:記者和政治家。

郭炳湘兄弟:香港著名商人

呂譚平:中國聯想Lenovo香港總經理

Leonard Mandel:物理學家, 量子光學創始人

楊文采: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學家

雷頌德:香港著名流行曲創作人

宣萱:香港著名電視女藝人

李治廷:香港著名歌手 藝人

西蒙·辛格(Simon Singh):大眾科學作家。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 G. Wells):科幻作家。

王雨然:中國著名童話作家,企業家

諾獎得主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7年 THOMSON, Sir George Paget

1948年 BLACKETT, Lord Patrick Maynard Stuart

1971年 GABOR, Dennis

1979年 SALAM, Abdus

諾貝爾化學獎

1937年 HAWORTH, Sir Walter Norman

1956年 HINSHELWOOD, Sir Cyril Norman

1967年 PORTER, Sir George

1969年 BARTON, Sir Derek

1973年 WILKINSON, Sir Geoffrey

2018年 Sir Gregory P. Winter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9年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

1945年 FLEMING, Sir Alexander(青黴素的發現者之一)

1945年 CHAIN, Sir Ernst Boris

1963年 HUXLEY, Sir Andrew Fielding

1972年 PORTER, Rodney Robert

菲爾茲獎得主

1958年 ROTH, Klaus

1986年西蒙·唐納森(現任教員)

學費開銷=

入學學費: £27,826(包括每年學費,住宿,課本及其他費用)

SAT居中成績範圍 州外學費 £25,500 住宿費 £2,326 其他費用 £0 分類開銷本科碩士博士MBA 入學學費 入學條件 語言及相關考試 入學學費:24500英鎊 (人民幣約:243436.9元) 生活費:6000-10000英鎊 (人民幣約:59617.2 - 99362元) 入學年齡: 教育程度: 暫無 其他條件 該校錄取條件如下: 1 兩門專業達到A - Level 2 具備英語語言能力 雅思寫作、口語達6分 IBT寫作成績22,口語20 PBT寫作成績4.5 語言中心申請日期 語言中心申請時間:1月15日 9相關學校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城市:-院校類型:綜合大學 托福:-SAT:-每年學費:-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城市:-院校類型:世界頂級社會科學教育及研究機構 托福:-SAT:-每年學費:- 阿伯丁大學 阿伯丁大學 University of Aberdeen 城市:-院校類型:綜合 托福:-SAT:-每年學費:- 參考資料: 1. CV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引用日期2016-02-04] 2. 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官網 [引用日期2018-10-15] 3. 世界大學排名

QS官網 [引用日期2016-06-07] 4.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官網 [引用日期2016-06-07] 5. 2017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遷木網 [引用日期2016-10-25] 6. Faculties and departments

帝國理工學院官網 [引用日期2018-09-06] 7. Global Imperial - East Asia

帝國理工學院官網 [引用日期2018-09-06] 詞條標籤: 大學 組織機構 學校 外國大學

視頻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現代化圖書館上傳於 2017-11-23

#KraftHeinz2017# + 易嘉昕 +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上傳於 2016-10-23

倫敦阿爾伯特音樂廳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畢業典禮20170503上傳於 2017-05-06

暑期課程往屆學生採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付嘉樂上傳於 2019-01-31

倫敦帝國理工/皇家藝術學院兩室一廳。上傳於 2019-08-06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