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從王羲之書法內容看魏晉時期的喪葬禮儀

王羲之書法

來自網絡的圖片

從王羲之書法內容看魏晉時期的喪葬禮儀王羲之書法藝術代表了魏晉時代最高水平,同時也是我國書法史上一座承前啟後的里程碑。眾多尺牘書法在歷代經典書法作品中堪稱典範,令人嘆為觀止。這些尺牘書法不僅在形式上充分展現了王氏對筆墨線條的精湛駕馭能力和他瀟灑又純真的晉韻之風。在眾多的尺牘之中,《喪亂帖》則為首選經典之一,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1]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我國古代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喪葬制度。作為社會習俗的一部分,喪葬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有着自己的特點:事死如生;奉行儒家禮儀;等級森嚴。喪葬制度內容很多,既表現在葬禮的過程中,又表現在墳丘的建築規模上。而作為喪禮外在體現的陵寢、墳丘一直為人們所重視,最初是為了識別,採用各種各樣的墳丘作為墓葬的標誌,後來隨着集權的君王政權的建立,新的爵位等級制度的推行,墳丘的大小高低和墓地上種樹的少,就形成了身份等級差別的標誌。

禮記》云:凡不孝生於不仁愛也,不仁愛生於喪祭之禮不明。喪祭之禮所以教仁愛也,愛故能到喪祭,春秋祭祀之不絕,致思慕之心也。夫祭祀,致饋養之道也。死且思慕饋養,識於生而有乎?故曰:喪葬之禮明,則民孝矣。故有不孝之獄,則飾喪葬之禮也。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信死忘生之禮眾矣。即如果沒有祭禮,君臣、父子之義就會受到削弱,導致倫理崩壞的嚴重後果。喪葬文化雖然是身後事的禮俗,但卻是活人尊親死者的表示,是禮教在生者與死者之間的一種延展發揮,所以王羲之在得知先墓又遭荼毒而自己又無法前去祭拜之後才會如此悲憤欲絕和自責。

在漫長的喪葬制度形成過程中,魏晉南北朝通常被認為承上啟下的時期。一方面在於社會的動盪和政權的更替,另一方面在於文化的民族間交流和區域間碰撞。魏晉時期的喪葬禮制多承襲漢制,但仍有不少創新,形成了晉制。東漢末年,天災兵禍並行。至曹魏建國,中原一片荒涼,經濟上的凋敝,加上掘墓之風盛行,曹操不得已下詔行令薄葬。東吳偏安,較中原少見左右南北衝殺,經濟復甦較快,故薄葬少取。蜀漢仍保持原有風貌,無大改觀。西晉建國,時間雖短,但上層貴族聚斂有方,行一朝奢侈之風,喪葬雖有簡約,遺令「素棺、斂以時服」者多見,但行令約束力碩減,終成晉制。東晉雖居江左,融吳俗,承晉制,喪葬禮制頗有發展。[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