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歷山大·蘇馬羅科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蘇馬羅科夫
出生 1717年11月25日
莫斯科
國籍 俄國
別名 Sumarokov,Aleksandr Petrovich
職業 作家
知名於 他寫了許多悲劇、喜劇和歌劇,獲得很大的成就
知名作品 《霍列夫》
《西納夫和特魯沃爾》(1750)
《維舍斯拉夫》(1768)
《偽皇德米特里》(1771)
《姆斯季斯拉夫》


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蘇馬羅科夫 (Александр Петрович Сумароков,1717一1777),俄羅斯詩人劇作家 [1]。他生於莫斯科的一個貴族家庭,在家中接受啟蒙教育,後來在貴族的陸軍武備學校學習。蘇馬羅科夫在學校中參加文學小組,寫奉承的愛情歌詞,配上當時流行的小步舞曲,在聖彼得堡的貴族育年中風行一時,還得到女皇的賞識。武備學校畢業後,蘇馬羅科夫當上一位伯爵的副官;他寫了許多悲劇、喜劇和歌劇,獲得很大的成就。他被任命為俄國策一劇院的院長。蘇馬羅科夫在作品中攻擊貴族的驕橫和不道德,提倡減輕對農奴的壓迫。1763年,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登基日,戲劇家沃爾科夫朗誦了蘇馬羅科夫寫的一首諷刺俄國社會風尚的詩《對變化無常的世界的大合唱》,引起女皇的憤怒。蘇馬羅料夫被迫離開彼得堡,貧困而死。蘇馬羅科夫的創作體裁是多種多樣的,除戲劇外,還寫抒情詩、頌詩、童話、諷刺詩、銘詞。他的詩歌的韻律豐富多彩,在俄國詩歌發展中起過一定作用,其歌謠很多取材於民間作品。

創作

蘇馬羅科夫的早期頌詩用特列季亞科夫斯基詩體寫作。40年代與羅蒙諾索夫走到一起,這一時期詩作以羅蒙諾索夫精神寫成。1747年,他完成了具有古典主義文論性質的兩部詩體書簡。在推崇頌詩和悲劇為崇高體裁,並且大量寫作的同時,他也開始表現出自己的特性和偏好,他對所謂中間和低級體裁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例如牧歌、田園詩、歌曲、寓言、喜劇詩等。他與他的弟子和追隨者們對於這些問題,在題材、主題、語言、形象以及格律和韻律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

給蘇馬羅科夫帶來崇高文學聲譽的是他的戲劇創作。作為劇作家,他共創作了9部悲劇,包括《霍列夫》、《西納夫和特魯沃爾》(1750)、《維舍斯拉夫》(1768)、《偽皇德米特里》(1771)、《姆斯季斯拉夫》(1774)等[2]。大部分取材於俄羅斯古代,如《霍列夫》寫俄羅斯大公居伊奪取基輔大公的王位,居伊的弟弟,王位繼承人霍列夫與基輔大公的女兒相愛,卻不得不與其父作戰。但他在戰勝後得知愛人被居伊毒死而自刎身亡。《僭稱為王者德米特里》寫暴君德米特里占領莫斯科後把城市變成「大貴族的監獄」並懲罰許多無辜者。最後民眾暴動,暴君自殺。作者在悲劇中宣揚克制個人感情,履行公民職責。

蘇馬羅科夫戲劇情節則取材於俄羅斯歷史。儘管作品用的主要是人名,而不是真實史料,但是由於他的努力,民族歷史主題成為俄羅斯古典主義的突出特點。他的作品結構質樸簡明,人物角色很少,而成熟時期的作品一般都是幸福結局。他的悲劇的戲劇衝突核心是愛情和責任的鬥爭,而責任最終取勝。他的悲劇頌揚貴族「公民」美德,主人公為責任而戰勝自我。作品的社會政治意義在於抨擊專制暴君(「不管權臣,還是領袖、統帥、君王/沒有美德就是令人鄙夷的生物」)。他在其唯一一部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的悲劇《偽皇德米特里》中,號召推翻這個17世紀初在波蘭支持下竊取王位的「暴君」,因為他是「莫斯科、俄羅斯的敵人和臣民的折磨者」。不過,推翻暴君的「人民」沒有超越古典主義原則,還只是弱小的萌芽。同時,他筆下的德米特里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切暴虐的化身。

蘇馬羅科夫在喜劇方面也有貢獻。他早期喜劇只是諷刺以人物為化身的某種惡習。60年代的喜劇《監護人》(1765)、《高利貸者》(1768)等風格怪異,主要揭露人物身上體現出來的卑鄙情慾。監護人覬覦孤兒財產而將青年貴族變成奴僕;高利貸者出於吝窗讓僕人半飢半飽,逼他們去愉木材。他還曾為俄羅斯第一部歌劇《采法爾和普羅克里斯》(1755)撰寫了劇本。

主要作品

俄國劇作家、詩人和戲劇活動家。1740年畢業於彼得堡貴族軍校。1747年寫出第一部悲劇《霍列夫》。1756年被任命為俄國國立劇院院長。1761年因觸犯了伊麗莎白女皇被解職。蘇馬羅科夫一生共寫有 9部悲劇(《霍烈夫》、《辛納夫與特魯沃爾》、《冒名為皇的季米特利》等)和12部喜劇(《特列斯季尼烏斯》、《監護人》、《長舌婦》、《無謂的爭吵》等)。此外還寫了兩部歌劇和不少詩篇。

俄國古典主義風格

俄國古典主義[3]的成就與亞歷山大·蘇馬羅科夫的創作分不開。蘇馬羅科夫主張所有的體裁都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值得稱讚的:無論是戲劇,還是牧歌或頌詩--盡情揮灑吧,任由你的天性!",以體裁而論,在18世紀的俄國文學裡,蘇馬羅科夫本人的作品就堪稱豐富多彩。

在同時代人中間,蘇馬羅科夫以悲劇作家著稱。文學界的進步人士(尤其是諾維科夫)對他的諷刺作品評價也很高,但他在讀者中間流傳最廣的作品也許是他的抒情詩。

蘇馬羅科夫創作(包括他的悲劇)中的抒情流脈首先與愛情主題聯繫在一起。他的愛情詩含有明顯的道德因素。《原諒我,親愛的》將真摯的個人情感與崇高的愛國之情熔為一爐;《不要傷心,我的愛人》具有民歌的樸實和情趣,在古典主義詩歌中並不多見。

蘇馬羅科夫的優秀詩作重視抒寫人的體驗--難以割捨的、"不合法的"和令人歡欣鼓舞的愛情,苦惱,分離,妒忌。蘇馬羅科夫常將一些個人生活事件納入詩中,這一點無疑啟發了後來的傑爾查文。

蘇馬羅科夫是當之無愧的俄羅斯古典主義戲劇的奠基人,他創作了9部悲劇和12部喜劇。

從蘇馬羅科夫的悲劇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出古典主義戲劇體裁的一般特點。蘇馬羅科夫悲劇中的基本衝突通常是理智與激情的鬥爭,社會義務與個人情感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獲得勝利的總是社會因素。

蘇馬羅科夫的喜劇不是很嚴格遵守古典主義規則。他始終未能寫出一部"高級的"、"正宗的"五幕詩體喜劇。

寓言作家

蘇馬羅科夫還是個寓言作家,寫過近四百篇寓言。同前輩康捷米爾羅蒙諾索夫等人相比,蘇馬羅科夫的寓言用不拘一格的抑揚格詩體寫成,寓言樸實無華,接近口語,中間還夾雜着俚語和俗語,結尾往往詞淺意深,如格言警句一般。這是蘇馬羅科夫的一個創新成就。他在許多方面為克雷洛夫的寓言創作提供了借鑑。諾維科夫稱蘇馬羅科夫的寓言是"俄羅斯的藝術寶庫"。

蘇馬羅科夫的作品富於戰鬥精神,對社會上的醜惡與不公毫不妥協。作家公開說:"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會用筆抨擊罪孽!"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