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五葉草莓

中文學名:五葉草莓

拉丁學名:Fragaria pentaphylla Lozinsk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屬:草莓屬

五葉草莓( Fragaria pentaphylla Lozinsk),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五葉草莓的成熟果實,又名泡兒、飄泡兒等。五葉草莓種質資源及其分布:五葉草莓適應性強,從海拔650米的河溝到2300米的中高山區都有分布,是秦巴山區野生草莓中的優勢品種。五葉草莓有紅色和白色兩個類型,但以白色果較多,約占總量的90%,以秦巴山區分布最多最廣。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6)10-15厘米,莖高出於葉,密被開展柔毛。羽狀5小葉,質地較厚,頂生小葉具短柄,上面一對側生小葉無柄,小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4厘米,寬0.6-3厘米,頂端圓形,頂生小葉基部楔形,側生小葉基部偏斜,邊緣具缺刻狀鋸齒,鋸齒急尖或鈍,下面一對小葉遠比上面一對小葉小,具短柄或幾無柄,長0.6-1厘米,寬0.4-0.8厘米;葉柄長2-8厘米,密被開展柔毛。花序聚傘狀,有花(1)2-3(4)朵,基部苞片淡褐色或呈有柄的小葉狀,花梗長1.5-2厘米;萼片5,卵圓披針形,外面被短柔毛,比副萼片寬,副萼片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頂端偶有2裂;花瓣白色,近圓形,基部具短爪;雄蕊20枚,不等長;雌蕊多數。聚合果卵球形,紅色,宿存萼片顯著反折;瘦果卵形,僅基部具少許脈紋。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山坡草地,海拔1000-2300米。

分布範圍

陝西甘肅四川

本種提示

本種羽狀5小葉,質地較厚,萼片在果成熟時極為反折,且副萼片在果時顯著伸長,易與本屬其他種區別。

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方式主要包括固體基質栽培無基質培有機質培)、非固體基質栽培(水培和氣霧培)。由於多方面原因,當前,草莓無土栽培的主要形式以基質栽培為主,水培為輔。基質栽培是以無機(珍珠岩、山灰岩、沙等)或有機基質(草炭、稻殼、酒糟等)作為載體,間接性地供給植株所需營養、水分和氧氣的一種無土栽培方式。基質栽培可根據栽培形式的不同而分為立體基質培、槽式基質培和袋式基質培,基質對營養液的吸附效果決定了植物營養的供應情況,因此基質栽培時基質的選擇對於栽培的成敗尤為重要。水培是不用基質,將植物根系直接與營養液接觸,為植物提供營養的無土栽培方式。水培草莓時可採用水培槽、塑料、木槽或玻璃器皿等作為栽培容器,並且要求其不透光,定植時要保護好根系,不能直接將草莓插入水中。常見的水培方式有營養液膜技術(NFT)、深液流技術(DFT)和浮板毛管技術(FCH),其中 1973 年英國 Cooper 提出的營養液膜技術解決了傳統模式中缺氧的現象,為最常見的一種水培方式。也有研究表明,管式栽培的草莓生長狀況優於桶式栽培。氣霧培又稱為噴霧培,是以噴霧的形式將營養液直接噴灑到植物根系,供給植株營養與水分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它解決了植物根系對氣體的要求,高效地利用了養分與水分,為植物根系環境創造了有利於吸收和生長代謝的空間環境,是所有無土栽培技術中解決水氣矛盾的最有效的一種形式。但此方法對設備要求較高,且根系溫度易受環境影響,還未大面積推廣,還在科學研究中,尚未有應用於草莓無土栽培的報道。

無土栽培基質

前人對草莓無土栽培基質的研究較多,大多採用蛭石、草炭、珍珠岩、河沙、岩棉以及碳化稻殼等作為栽培基質。基質作為無土栽培的基礎,應具有通透性、保水性強等特點,一般而言,選用基質可從基質的適用性、基質的經濟性和植物的適應性等 3 個方面考慮。朱子龍等的研究表明,日本專用基質比自製基質的物理形狀好,且有利於養分的積累,但自製基質對草莓植株的生長發育和提高果實產量有促進作用,也值得推廣。草莓無土栽培可採用的基質還有松樹皮,松樹皮基質具有較大的孔隙度和穩定結構,通過其對草莓根系的呼吸作用與對水分、礦質營養吸收的影響,可影響草莓生長過程中乾物質的積累。不同的栽培基質對草莓生產的影響也各不相同。齊慧霞對 13 種不同基質成分對草莓生長和結果的研究表明:以草炭、食用菌廢基質棉籽皮作為栽培基質的植株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方面表現均優於其他栽培基質;以混合基質鋸末+棉籽皮+爐灰渣和鋸末+棉籽皮作為栽培基質的植株表現次之。張全軍的研究表明,岩棉、草炭+沙+菌渣、煤渣+草炭 3 種基質適於在南方進行草莓的無土栽培,其中混合基質草炭+菌渣+沙有利於提高草莓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是一種可以代替價格昂貴的岩棉基質的良好基質。

營養液

草莓無土栽培適用營養液的研究

無論是基質栽培、水培還是氣霧培,都直接或間接地以營養液來為植物提供營養,因此,只有真正掌握了營養液的配製,了解了營養液中各元素的比例關係,才能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無土栽培中所用的營養液包含了植物生長所必須的多種礦質元素,它不僅對草莓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有重要影響,還關係到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等問題。草莓在無土栽培過程中要求營養液中各元素比例適當,否則會導致草莓生育障礙,從而使草莓產量和品質受到影響,因而營養液的配製是草莓無土栽培技術中的關鍵環節,該環節的成功保證了栽培的成功。吳慧等利用 3 種營養液配方(日本山崎草莓專用配方、日本園試通用配方和華南農業大學果菜配方) 對草莓的生長及產量進行試驗,其試驗結果表明日本山崎草莓專用配方營養液對草莓植株的生長發育和果實品質、產量等方面有明顯優勢。

營養液中所含營養元素的種類、數量以及營養液的酸鹼度都會影響作物的生長,草莓在不同生育階段所需要的養分也不相同。一般而言,營養液 配 方 中 含 有 C、H、O、N、P、K、S、Ca、Mg、Fe、B、Mn、Cl、Zn、Cu、Mo 等多種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在無土栽培中,需要考慮的必要元素只有 11 種,包括 3 種大量元素 (N、P、K) 和 2 種中量元素(Ca、Mg)、6 種 微 量 元 素(Fe、Mn、Cu、B、Zn、Mo),其 中大量元素(N、P、K)的用量變化對草莓的生長發育以及開花結果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草莓無土栽培的營養液配方在營養生長期所推薦的 NO3-、NH4 +、H2PO4 -、K+、Ca2 +、Mg2 +濃度分別 為12,2,2.2,6,3,1.25 mmol·L-1;開花結果期分別為10,0,2,6.5,3.25,1.05 mmol·L-1。pH 值是溶液一個非常重要的化學性質,它與養分的溶解度關係十分密切,營養液過酸或過鹼,其礦質元素都難以被植物吸收利用。草莓對營養液 pH 值的要求為 5.5~6.5。生產中營養液的pH 值會受環境影響而出現變化,據測定 pH 值每周會升高 0.8~1.0,因此,營養液的酸鹼度需要調節,且調節時間間隔以不超過 7 d 為宜。在一定濃度範圍內,溶液濃度與電導率呈正相關,營養液的電導率會隨濃度的提高而增大。草莓為不耐鹽植物,研究表明:當營養液的 EC 值為 0.8 ms·cm-1時,有利於草莓的營養生長;當營養液的 EC 值為 1.5 ms·cm-1 時,有利於草莓的生殖生長。[3]

各元素對草莓產量品質的影響

大量元素 N、P、K 的用量變化對草莓的生長發育及開花結果有重要影響,3 種元素間的比例關係是否合理對草莓無土栽培的成敗有重要意義。氮肥占肥料成本最大,氮素營養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也大。大多數營養液配方以硝態氮為氮素肥料。曾祥國等針對不同營養液對草莓生長及品質進行研究,其結果表明營養液中銨態氮與硝態氮的比例為 5.5∶1 時,草莓果實產量最高。但當所研究的草莓品種及栽培方式不同時,其結果可能會產生變化。不同 N、P、K 濃度的營養液對植物的影響也不同,紀開燕等的研究表明,在苗期可多施用一定量的 P、K 肥,再配合適量的 N肥,可明顯促進草莓匍匐莖的生長。

鐵作為葉綠素合成的必要元素,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對大多數綠色植物而言,鐵元素對其生長發育十分重要。草莓對缺鐵反應十分敏感,國外有試驗表明,草莓無土栽培推薦使用的鐵濃度為 20 mmol·L-1 。但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是石灰性土壤,草莓缺鐵黃化現象十分普遍,嚴重影響草莓的生長發育及產量和品質。於會麗等的研究表明,噴施鐵肥可提高草莓葉片相關酶的活性和養分含量,促進其生長發育並改善果實品質。

營養液中缺硼會導致草莓植株矮小、花敗育和座果率降低等現象,在草莓無土栽培中施用硼對提高產量和單株果實數量有明顯效果。韋海忠等研究表明,當硼濃度為 278 mmol·L-1 時,草莓產量高,含糖量高,單株果實數多,在產量、品質和經濟性狀等方面表現優於其他兩種濃度。[3]

相關散文

五葉草莓與其他西南草莓東方草莓黃毛草莓野草莓西藏草莓等本屬不同,從莖、葉、果實的大小味道到產地都不同,他們各具特色,為不同的人群所喜愛。我在想,假如楊貴妃當時知道五葉草莓的存在,知道它的口感,她會不會舍荔枝而擇薸子,當然,這不是沒有可能。

薸茲的果實嚴格意義上分兩種顏色,紅色和白色,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粉色,白色跟紅色的過渡期。色澤鮮艷,口感鮮美,是一種不可易得的享受。

春天慢慢發芽,近夏開花,盛夏成熟,夏末凋零。這就是薸子的一生。正如人類,從生到死。只是不同的是,薸茲是植物,春風吹又生,只要根在,生命就可以重來,而我們的生命卻是一張單程車票,有往無返[1]

很多從山裡來的孩子對於五葉草莓即薸茲再熟悉不過了。聽我曾祖母說,從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一輩就有薸茲的存在,是他那個年代的上帝贈與他們的唯美禮物。在歷史的長河裡,薸茲也成了家鄉的代名詞,思家戀家遠離家鄉的我們,尤其在夏天這個季節最容易想到薸茲,最容易睹物思人。 在我的記憶里,上小學和初中的那幾年,每年這個季節,我們都回叫上自己最親密的小夥伴去山坡草地上摘薸子,每個人都會帶上自己的家當。我們不怕在荒山里走丟,因為那片土地,除了爸媽沒人比我們更熟悉;我們不怕在草地里碰見毒蛇,因為我們深知,我們不傷害它,它自然不會主動攻擊我們;我們不怕炎熱,因為那些地方,植被覆蓋率高,我們跟自然和諧。 有時候早上出去,晚上歸來,家當裝的滿滿的,因為出門前我們說好的,摘滿家當為止,天黑為止,一般這是周末的安排。周天去學校前,我們那兩天的成果便是我們給爸媽最好的禮物,五i能表達我愛他們的方式,我依然清晰得記得那些我和妹妹為愛奔走的日子並且深深得感覺到幸福,這是我們姐妹倆為一家人準備的最簡單卻最漂亮最豪華的盛宴。 在家鄉還有一種傳說,類似兩顆心重疊的薸茲我們叫雙薸茲,女孩子吃了會生雙胞胎,也不知道為什麼,一起長大的姑娘從來沒人願意吃「雙胞胎薸子」。看來,之所以叫「雙薸茲」,是因為它類似愛情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