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遙一號36星
發射歷程
2024年11月11日12時03分,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升空,將搭載的雲遙一號31星-36星等1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發射意義
本次發射的6顆氣象衛星,有效載荷為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1])掩星探測載荷或長波紅外探測儀。
據了解,GNSS掩星探測載荷能夠通過對GNSS信號的折射數據進行反演,以獲取大氣層的溫度、濕度、壓力以及電離層的電子密度信息。而長波紅外探測儀則具備對海洋、熱點目標及大氣層進行高效探測的能力,能捕捉目標的輻射度學信息,並結合大氣、地形及海洋模型和目標特性模型來精確測量目標的紅外輻射特性。
相關諮詢
雲遙一號31-36星共6顆氣象空間遙感衛星發射升空 在軌衛星達30顆
北京時間2024年11月11日12時0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天津雲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雲遙一號31-36星共6顆氣象空間遙感衛星[2]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雲遙宇航在軌衛星達到30顆,同時也是雲遙宇航在2024年的第六次發射。本次發射的6顆氣象小衛星,有效載荷為GNSS掩星探測載荷或長波紅外探測儀。
GNSS掩星探測載荷能夠通過對GNSS信號的折射數據進行反演,以獲取大氣層的溫度、濕度、壓力以及電離層的電子密度信息。而長波紅外探測儀則具備對海洋、熱點目標及大氣層進行高效探測的能力,能捕捉目標的輻射度學信息,並結合大氣、地形及海洋模型和目標特性模型來精確測量目標的紅外輻射特性。
雲遙宇航2024年預計發射40餘顆衛星,雲遙宇航的目標是建成在軌運行90顆商業氣象衛星的全球組網星座,形成實時全球大氣層、電離層探測系統,服務於全球的氣象預報及行業服務,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實時性優於20min的氣象預報信息,增強我國國際影響力。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科普ppt ,搜狐,2024-05-12
- ↑ 遙感衛星影像:宇宙的窗戶,地球的守護者 ,搜狐,2023-11-07